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康复锻炼、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有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局部外用药物;康复锻炼包含腰背肌锻炼和柔韧性训练;中医治疗有针灸推拿、中药内服;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少数保守治疗无效等特定情况且需充分评估风险。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制动:急性发作期应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久站等加重腰背肌负担的动作,必要时可佩戴腰围制动,以减轻疼痛症状,利于炎症消退,不同年龄、生活方式人群均需注意,如长期伏案工作者更要严格控制坐姿和工作时长。
2.物理治疗
热敷:利用温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可采用热水袋、热毛巾等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温度需适当调整,儿童皮肤娇嫩温度不宜过高。
红外线照射:通过红外线的热辐射作用,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代谢,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损伤修复,对各年龄段患者均可应用,但要注意避免直接照射眼部等敏感部位。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瘢痕组织,缓解疼痛,适用于多数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但孕妇腹部等特殊部位需谨慎使用。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随意使用。
2.局部外用药物: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通过皮肤局部吸收发挥抗炎止痛作用,相对全身用药副作用较小,各年龄段患者均可使用,但儿童使用时需注意涂抹范围和剂量。
三、康复锻炼
1.腰背肌锻炼
小燕飞:患者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形似飞燕,每次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4组。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身体能适当调整动作幅度和频率,老年人可适当减少动作幅度。
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3秒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为一组,每天可做2-3组。对于肥胖人群,需注意动作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腰部损伤。
2.柔韧性训练:通过伸展运动增加腰背肌的柔韧性,如瑜伽中的一些伸展动作等,可改善腰背肌的功能状态,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柔韧性训练方式,长期缺乏运动者要循序渐进进行。
四、中医治疗
1.针灸推拿
针灸:选取腰部相关穴位,如肾俞、委中、大肠俞等进行针刺,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来缓解疼痛和改善肌肉痉挛,不同年龄患者针刺的深度和手法需有所差异,儿童针刺时要更加轻柔。
推拿:专业医师进行腰部推拿按摩,可放松腰背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但要注意操作的力度和部位,避免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使用相应的中药方剂,如独活寄生汤等,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但中药的使用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辨证用药原则。
五、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腰背肌筋膜炎通过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少数经过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且有明确局部病变如筋膜挛缩等情况的患者,手术风险和创伤需充分评估,不同年龄、病史患者手术适应证和预后有所不同,老年人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需谨慎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