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区别
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病因上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秋冬常见,病毒性感冒由多种病毒引起,经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症状上风寒感冒怕冷明显、发热轻等,病毒性感冒普通型有咽干等症状、流感型全身症状重;实验室检查风寒感冒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等可升高,病毒性感冒血常规白细胞等有相应表现且可病毒检测;治疗上风寒感冒辛温解表,病毒性感冒普通型对症、流感型用抗流感药;特殊人群中儿童、老年人、孕妇患感冒各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病因方面
1.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引发,外界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导致卫气被遏,肺气失宣而发病,常在秋冬季节较为常见,与天气寒冷、衣着单薄等因素相关,比如在寒冷天气未做好保暖措施,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易患风寒感冒。
2.病毒性感冒:由多种病毒引起,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季节变化时易流行,生活中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处于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等都容易感染病毒性感冒。
二、症状表现方面
1.风寒感冒:主要症状为怕冷明显,甚至有寒战,发热一般较轻,鼻塞流清涕,咳嗽咯白稀痰,头痛,身体酸痛等,舌苔薄白,脉象多为浮紧。例如患者会感觉浑身发冷,流的鼻涕是清稀的,咳嗽出来的痰也是白色稀薄状。
2.病毒性感冒:症状多样,普通病毒性感冒起病较急,主要有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继而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有咽痛、咳嗽,也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则全身症状更重,发热体温可达39-40℃,常伴有明显的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1.风寒感冒:一般血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若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
2.病毒性感冒:血常规检查通常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病毒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可明确是否为病毒性感冒及具体的病毒类型,比如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可为阳性等。
四、治疗原则方面
1.风寒感冒:以辛温解表为治疗原则,可通过服用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中成药等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暖,多休息,适当饮用生姜红糖水等辅助散寒。
2.病毒性感冒:普通病毒性感冒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解热镇痛药等缓解症状,咳嗽明显可使用止咳药物等;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需尽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进行治疗,同样要注意休息、多饮水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风寒感冒时要注意根据天气增减衣物,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儿童病毒性感冒时,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体温及病情变化,若出现高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且要避免盲目自行用药,尤其是低龄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老年人:老年人风寒感冒后要注意保暖,休息时避免着凉,饮食加强营养;老年人患病毒性感冒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等,所以要密切关注病情,一旦出现咳嗽加重、发热持续不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药物。
3.孕妇:孕妇风寒感冒时要谨慎用药,可通过多休息、适当喝温水等缓解症状,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孕妇患病毒性感冒时,要特别注意,因为某些病毒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