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踝骨折取钢板手术从术前到术后及康复过程都有相应疼痛管理措施,术前要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术中选合适麻醉保障无痛,术后用药物镇痛及非药物方法如心理干预、体位调整、冷敷热敷来管理疼痛,康复中要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训练并定期评估疼痛调整方案,特殊病史患者需特殊对待。
一、术前准备缓解焦虑
对于即将进行三踝骨折取钢板手术的患者,术前充分的心理疏导至关重要。焦虑情绪可能会加重对疼痛的感知,可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例如展示以往成功的手术案例等,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相对顺利,从而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在术前给予充分的陪伴和安抚,用温和的方式向儿童解释手术的情况,以减少儿童的恐惧心理。
二、术中麻醉方式选择
手术中会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来保障患者无痛。一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等。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阻断神经传导,使手术部位痛觉消失;全身麻醉则是通过药物作用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感受不到疼痛。这些麻醉方式都是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的安全有效的手段,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在术中无痛。
三、术后疼痛管理
药物镇痛:术后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镇痛作用。但需注意,对于儿童患者应谨慎使用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的药物,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镇痛方式。
非药物镇痛方法
心理干预:术后医护人员可通过与患者聊天、播放轻松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缓解疼痛感受。对于不同年龄和病史的患者,心理干预的方式可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有既往慢性疼痛病史的患者,更需要耐心倾听其感受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儿童患者,可通过讲有趣的故事等方式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
体位调整: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例如将手术肢体适当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从而间接缓解疼痛。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调整体位时要动作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病史情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合理调整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引发其他并发症。
冷敷与热敷:术后早期可适当进行冷敷,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内,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从而减轻疼痛。但要注意冷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皮肤。而在术后48小时后,可根据情况进行热敷,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消除肿胀,缓解疼痛。不同年龄的患者对冷敷和热敷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冷敷和热敷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要注意温度的把控,防止烫伤或冻伤。
四、康复过程中的疼痛应对
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是正常的,但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疼痛加剧。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有所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康复训练主要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且不过度劳累为主;老年患者则要根据其关节活动度和身体耐力等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若疼痛明显加剧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定期评估疼痛:医护人员要定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等方法。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疼痛管理方案,以确保患者在整个康复过程中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疼痛管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经病变等情况,对疼痛的感知和愈合等情况与常人不同,要更加谨慎地选择疼痛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