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疣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骨疣又称骨质增生,是关节软骨磨损破坏后骨头修补、硬化与增生的自然老化现象,其常见引起因素包括年龄增长致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外伤破坏正常结构和力学平衡、长期劳损使关节软骨受应力刺激、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致力学状态不正常、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侵蚀损伤关节引发修复性骨质增生。
一、骨疣的定义
骨疣,又称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是关节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
二、骨疣的常见引起因素
1.年龄因素
具体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关节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关节软骨会逐渐磨损,软骨下骨会出现硬化等改变,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会出现骨质增生,也就是骨疣。例如,老年人的膝关节、髋关节等部位更容易出现骨疣,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关节使用时间长,磨损积累导致。一般30-40岁以后,人体关节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迹象,50岁以上人群骨疣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与年龄的关联机制:从生物学角度看,随着年龄增长,软骨细胞的代谢功能逐渐下降,软骨基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导致软骨磨损。同时,骨细胞的活性也发生改变,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被打破,成骨细胞相对活跃,促使骨质增生形成骨疣。
2.外伤因素
具体情况:关节部位的外伤,如骨折、脱位等,会破坏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力学平衡。受伤后,受损部位的骨头会通过骨质增生来修复和适应新的力学环境。例如,曾有膝关节骨折病史的人,在骨折愈合后,膝关节发生骨疣的概率比没有骨折病史的人高。
外伤后的机制:外伤导致关节内的软骨、韧带等结构损伤,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机体为了稳定关节,会刺激骨头生长,形成骨质增生来填补损伤部位或适应改变的力学应力,从而逐渐形成骨疣。
3.劳损因素
具体情况: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使用某些关节的人群,容易发生骨疣。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颈椎容易出现骨疣,这是因为颈椎长期处于前屈的姿势,颈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不均匀,椎体边缘受到反复的应力刺激,导致骨质增生。又如,长期从事搬运工作的人腰椎容易出现骨疣,腰椎长期承受较大的重量,椎体之间的关节磨损加重,引发骨质增生。
劳损的作用机制:长期的劳损会使关节软骨反复受到应力刺激,软骨磨损后,软骨下骨暴露,机体启动修复机制,成骨细胞活跃,导致骨质增生。同时,劳损还会引起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的损伤,进一步影响关节的力学平衡,促使骨疣形成。
4.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
具体情况:有些人天生就存在关节结构的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髋关节承受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软骨磨损和骨质增生,进而形成骨疣。先天性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人,膝关节的力学环境改变,也会导致骨疣的发生。
先天性结构异常的影响机制: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会使关节在发育过程中就处于不正常的力学状态,关节面的接触面积和应力分布与正常关节不同。这种异常的力学环境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刺激骨头过度生长,形成骨疣。
5.疾病因素
具体情况:一些疾病也会增加骨疣的发生风险,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类风湿关节炎会侵蚀关节软骨和滑膜,导致关节炎症和破坏,机体为了修复会出现骨质增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起关节的炎症反应和损伤,也会促使骨疣形成。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手指关节、膝关节等部位较易出现骨疣。
疾病影响的机制: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组织,导致关节软骨破坏、滑膜增生等,关节的力学环境改变,刺激骨质增生。痛风性关节炎中,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炎症,损伤关节结构,机体启动骨质增生来修复受损关节,从而形成骨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