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褥疮病
老年人褥疮病是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等致溃烂坏死,有淤血红润、炎性浸润、浅度溃疡、坏死溃疡等分期及不同表现,可通过体位管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预防,治疗分局部创面处理和全身治疗,护理时要轻柔观察皮肤并关注心理,合理调配营养且结合基础疾病护理。
一、老年人褥疮病的定义及成因
老年人褥疮病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其成因主要包括:老年人皮肤弹性差、变薄,皮下脂肪减少,感觉迟钝,对压力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长期卧床或坐卧,身体某部位持续受压,如骨隆突处,像骶尾部、髋部、足跟等部位,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导致血液循环受阻;此外,老年人若伴有大小便失禁、出汗多等情况,皮肤长期受到潮湿刺激,也容易引发褥疮。
二、老年人褥疮病的分期及表现
(一)淤血红润期
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仍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为可逆性改变。
(二)炎性浸润期
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可出现水疱,水疱极易破溃,破溃后表皮脱落显露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感。
(三)浅度溃疡期
表皮水疱破溃,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创面有脓性分泌物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加剧。
(四)坏死溃疡期
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可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可达骨骼,甚至引起败血症。
三、老年人褥疮病的预防措施
(一)体位管理
定时为老年人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1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床垫等辅助器具,减轻身体局部压力。对于骨隆突处,可使用软枕、海绵垫等予以衬垫,分散压力。
(二)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老年人擦身、洗澡,更换清洁的衣物和床单。若皮肤出现潮湿,应及时擦干,必要时使用皮肤保护剂。对于易出汗的部位,可撒上爽身粉,但要注意避免爽身粉与汗液结块刺激皮肤。
(三)营养支持
保证老年人摄入充足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等,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鼓励老年人多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不能自行进食的老年人,可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给。
四、老年人褥疮病的治疗原则
(一)局部创面处理
根据褥疮的不同分期进行相应处理。淤血红润期主要是解除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采用红外线照射等方法;炎性浸润期水疱未破时,可使用无菌纱布包扎,防止感染,如水疱较大,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水疱液后包扎;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需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可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等冲洗创面,然后根据创面情况使用合适的敷料,如溃疡贴、藻酸盐敷料等,促进创面愈合。
(二)全身治疗
积极治疗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不利于创面愈合。同时,加强支持治疗,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和整体健康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褥疮愈合。
五、特殊人群(老年人)褥疮病护理的温馨提示
老年人皮肤脆弱,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轻柔。翻身时动作要缓慢、平稳,避免对皮肤造成新的损伤。要密切观察皮肤的变化,一旦发现皮肤有发红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增加翻身次数等。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长期受褥疮困扰可能会使老年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给予关心和安慰,帮助老年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营养支持方面,要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和消化能力合理调配饮食,确保营养摄入均衡。对于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褥疮护理,遵循相关疾病的饮食和治疗禁忌等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