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饮食改善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需遵循饮食原则,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要保证蛋白质摄入,可选择鸡蛋、鱼肉等,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进食方式上要少食多餐,将一天食物分5-6餐,还要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再吞咽,儿童需家长引导,老年人也应如此。
一、饮食原则
1.清淡易消化为主
选择如米粥、软面条等食物。米粥经过长时间熬煮,质地细腻,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减轻胃的负担。例如研究表明,急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食用米粥后,胃内的胃酸分泌相对更稳定,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软面条同样易于消化,可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且不会对受损的胃黏膜造成过度刺激。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应制作更为软烂的辅食,如将米粥煮得更浓稠,面条煮得更软,以适应儿童尚未发育完善的消化系统,同时保证营养摄入。
2.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黏膜的糜烂程度。咖啡、浓茶中含有的咖啡因等成分也会促进胃酸分泌,对胃黏膜产生不良影响。高油高脂食物,像油炸食品、肥肉等,不易消化,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不利于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恢复。例如有研究显示,长期摄入辛辣食物的人群患胃黏膜病变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饮食人群。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更应严格避免刺激性食物,因为他们的胃黏膜修复能力较差,刺激性食物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胃黏膜,延缓病情恢复。而儿童患者由于消化系统更为娇嫩,对于刺激性食物的耐受性更低,必须坚决杜绝。
二、营养摄入要点
1.保证蛋白质摄入
可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质来源。鸡蛋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鱼肉中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例如鲈鱼、鲫鱼等,适合急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食用。研究发现,摄入适量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对于患有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孕妇等特殊人群,蛋白质的摄入更为重要,但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采用油炸等方式,以蒸煮等清淡方式为主,保证蛋白质的有效摄取同时不加重胃的负担。
2.补充维生素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等。菠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反应。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等成分,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例如维生素C可以促进胃黏膜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儿童患者在补充维生素时,要注意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蔬菜水果,比如较小的幼儿可以将水果制成泥状、蔬菜制成碎末状,方便食用和消化吸收,同时确保维生素的充分摄入以促进身体恢复。老年人由于牙齿等问题,可能需要将蔬菜水果加工得更细软,如将苹果打成泥、菠菜煮得更软烂等。
三、进食方式注意
1.少食多餐
将一天的食物分成5-6餐进食。这样可以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使胃始终处于相对轻松的消化状态。例如,患者可以在早餐、上午加餐、午餐、下午加餐、晚餐、睡前加餐等时段分别进食适量食物。
对于患有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儿童,由于其胃容量较小且消化功能相对不稳定,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更为适用,能够保证其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胃的消化压力。老年人也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胃肠蠕动功能可能会有所减退,少食多餐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2.细嚼慢咽
进食时要充分咀嚼食物,将食物嚼碎后再吞咽。细嚼慢咽可以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中的淀粉酶等物质有助于初步消化食物,同时减轻胃的研磨负担。例如,一口米饭至少咀嚼20次再吞咽,这样能让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减少胃的工作压力。
特殊人群如儿童在细嚼慢咽方面需要家长的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因为儿童可能会因贪玩等原因而狼吞虎咽,不利于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恢复。老年人也应尽量做到细嚼慢咽,虽然可能会花费更多时间,但对胃的保护作用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