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拒食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拒食患儿可通过调整饮食质地(选软烂、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创造舒适进食环境(营造安静氛围、调整进食姿势)、局部处理缓解疼痛(用局部喷雾、生理盐水漱口)、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选合适饮品、少量多次喂养),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儿童需特殊注意,以改善进食情况、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一、调整饮食质地
1.选择软烂食物: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拒食的患儿,可提供如米粥、软面条、蒸蛋羹等软烂易消化的食物。这些食物质地柔软,不会刺激咽部的疱疹部位,便于吞咽。例如米粥,其经过煮制后变得软糯,富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且对咽部的刺激较小。对于较大儿童,还可适当添加一些蔬菜泥、水果泥等增加营养,但要注意水果泥需选择较温和的水果,如香蕉等,避免过酸或过硬的水果刺激咽部。
2.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果患儿吞咽困难较为明显,可给予牛奶、豆浆、藕粉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流质食物如牛奶,营养丰富且易于吞咽;半流质的藕粉也能为患儿补充能量,同时减少对咽部的摩擦。但要注意温度适中,不宜过烫或过凉,过烫可能会加重咽部的不适,过凉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二、创造舒适进食环境
1.营造安静氛围:为患儿创造一个安静的进食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在进食时,关闭电视、降低周围说话的音量等。这样可以让患儿集中注意力在进食上,缓解因咽部不适而产生的紧张情绪,从而更愿意尝试进食。例如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内,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同时家人轻声交流,让患儿能安心进食。
2.调整进食姿势:让患儿采取舒适的进食姿势,如半卧位或坐直身体。半卧位可以减少食物反流的风险,同时也能使咽部相对放松,便于吞咽。对于较小的婴儿,可将其头部适当抬高一些进行喂养;对于能坐立的儿童,要保证其坐直,背部有支撑,避免头部前倾导致吞咽不畅。
三、局部处理缓解疼痛
1.使用局部喷雾:如果患儿咽部疱疹疼痛明显影响进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局部的口腔喷雾。例如一些具有麻醉止痛作用的喷雾,能暂时缓解咽部的疼痛,让患儿在短时间内能够接受进食。但要注意按照医生建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2.生理盐水漱口:对于能够配合的较大儿童,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生理盐水具有清洁口腔、减轻炎症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咽部的不适,从而可能增加患儿进食的意愿。家长可帮助儿童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次漱口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15秒左右,然后吐出。
四、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1.选择合适饮品:即使患儿拒食固体食物,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选择一些微温的白开水、稀释的果汁(但要注意避免过甜的果汁刺激咽部)等。白开水是最安全的选择,能补充水分,保持口腔和咽部的湿润。对于不喜欢喝白开水的患儿,可适当添加少量果汁调味,但要控制果汁的量,避免影响正餐进食。
2.少量多次喂养: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给患儿喂水,避免一次喂入过多引起呕吐。例如每隔10-15分钟喂5-10毫升的水,这样既能保证水分摄入,又不会给患儿的胃肠道和咽部造成过大负担。对于婴儿,可使用小勺或滴管慢慢喂水;对于较大儿童,可使用杯子让其自己少量饮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患疱疹性咽峡炎拒食时更要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和体重变化。因为婴幼儿自身营养储备相对较少,长时间拒食可能导致脱水、营养不良等问题。要更加细致地调整喂养方式,如尝试更柔软、温度更适宜的食物,并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例如如果发现婴幼儿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补液等治疗。
2.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对于本身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疱疹性咽峡炎拒食时要格外谨慎。在调整饮食等处理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比如有哮喘的儿童,在选择食物和喂养方式时要避免可能引起过敏或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同时及时与儿科医生沟通,确保在处理疱疹性咽峡炎拒食问题时不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