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骨刺了怎么办
手上骨刺成因与长期重复手部动作、创伤、关节炎等有关,非药物干预有休息制动、物理治疗(热敷、按摩)、康复锻炼(手指屈伸、手部力量锻炼);医疗干预包括药物治疗(有疼痛等症状时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不良反应)和手术治疗(骨刺严重影响功能且保守无效时考虑,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不同人群有特殊关注点,老年人恢复慢要适度,女性从事精细工作需用防护用具,有病史人群要依自身情况调整。
一、了解手上骨刺的成因
手上骨刺通常是指手部骨质增生,多与长期重复手部动作、手部创伤、关节炎等因素有关。长期从事需要频繁屈伸手指、手部受力较大的工作,如打字员、乐器演奏者等,会使手部关节软骨磨损,进而刺激骨质增生;手部曾有骨折、脱位等创伤,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骨质生长;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也会引发手部骨质增生。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休息与制动
对于因过度使用导致手上骨刺的人群:如果是长期打字引起,应减少打字时间,定时让手部休息,避免手指长时间处于过度劳累状态。比如每连续打字30-40分钟,就休息5-10分钟,活动一下手指,做简单的屈伸、旋转等动作,缓解手部关节压力。
有手部创伤史的人群:根据创伤恢复情况,适当制动受伤手部,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休息,利于损伤组织修复,防止骨质增生进一步加重。
(二)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用40-50℃的温水浸泡双手,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关节炎导致手上骨刺的患者,热敷能一定程度改善关节局部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带来的不适。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手部按摩,或者自己轻轻按摩手指、手掌部位,从手指根部向指尖方向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2-3次。按摩有助于放松手部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手部损伤。
(三)康复锻炼
手指屈伸锻炼:缓慢地将手指完全伸直,然后再弯曲,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对于骨关节炎患者,适当的手指屈伸锻炼可以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手指周围肌肉力量,减轻骨刺对关节的影响。
手部力量锻炼: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开始时选择较轻的握力器,逐渐增加阻力,每次握力训练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这种锻炼可以增强手部肌肉力量,更好地稳定关节,缓解骨刺相关不适。
三、医疗干预情况
(一)药物治疗
如果手上骨刺引起明显疼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胃肠道疾病史者)使用需谨慎评估。
(二)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当手上骨刺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如导致手指严重畸形、活动严重受限,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骨刺压迫神经、血管,引起手部麻木、供血不足等症状,经评估后可能需要手术去除骨刺。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风险可能较高,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儿童一般较少出现手上骨刺情况,若发生,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等因素。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关注点
(一)老年人
老年人手上出现骨刺,多与关节退变等因素有关。由于老年人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在进行非药物干预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手部损伤。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在使用药物时需密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二)女性
女性若因长期从事精细手部工作(如刺绣等)导致手上骨刺,除了注意休息、锻炼外,要选择合适的手部防护用具,如工作时佩戴手套,减少手部直接受到的刺激和损伤。
(三)有病史人群
关节炎患者:本身有关节炎症的人群,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根据关节炎症活动情况调整锻炼强度和方式。急性炎症期应减少活动,以休息和物理治疗为主;缓解期可适当增加康复锻炼,但要避免加重关节损伤的动作。
手部创伤史人群:有手部创伤史的人群再次出现手上骨刺相关问题时,要详细告知医生既往创伤情况,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因对既往创伤情况不了解而采取不恰当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