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壁膨出患者尿失禁应该怎么办
阴道壁膨出伴尿失禁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非手术治疗有盆底肌训练(适用于各年龄段轻度及轻中度患者)和子宫托(用于不能耐受或暂不宜手术者);手术治疗针对重度阴道壁膨出及非手术无效的重度尿失禁,有盆底重建手术和尿道中段悬吊术;生活方式调整需体重管理(控制体重)和避免增加腹压动作(改善便秘、治疗慢性咳嗽等);老年患者要关注基础疾病控制与术后护理,妊娠期及产后女性要尽早进行盆底肌训练并避免过早重体力劳动。
一、非手术治疗
1.盆底肌训练:
适用人群:适用于各年龄段阴道壁膨出伴尿失禁的患者,尤其适合轻度阴道壁膨出及轻中度尿失禁者。
具体方法:凯格尔运动是常用的盆底肌训练方法,患者可以自主收缩盆底肌肉(类似憋尿、憋大便的动作),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通过长期坚持盆底肌训练,可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阴道壁膨出和尿失禁症状。研究表明,规律进行盆底肌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盆底肌肉的张力和控制能力,对改善尿失禁有显著效果。
2.子宫托:
适用人群: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暂不宜手术的阴道壁膨出伴尿失禁患者适用。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
作用机制:子宫托可以支撑阴道壁,缓解膨出情况,同时可能通过改变尿道和膀胱的解剖位置,减少尿失禁的发生。选择合适大小的子宫托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子宫托放置合适且无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重度阴道壁膨出:当阴道壁膨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出现明显的下腹坠胀感、排尿困难等,同时伴有尿失禁且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对于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尿失禁患者,手术也是一种选择。
2.常见手术方式:
盆底重建手术:通过手术修复盆底支持结构,恢复阴道正常解剖位置,从而改善阴道壁膨出和尿失禁症状。该手术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补片等材料进行修复,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感染、补片相关并发症等,需要患者在术前充分了解并与医生充分沟通。
尿道中段悬吊术:主要针对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悬吊尿道,增加尿道阻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这种手术方式对于因阴道壁膨出导致的相关尿失禁可能也有一定的协同治疗作用,但同样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三、生活方式调整
1.体重管理:
影响因素:过重会增加盆底的负担,加重阴道壁膨出和尿失禁症状。对于有阴道壁膨出伴尿失禁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应注意控制体重。
具体措施: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建议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2.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影响因素: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会增加腹压,进而加重阴道壁膨出和尿失禁。对于所有阴道壁膨出伴尿失禁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应避免这些增加腹压的行为。
具体措施:对于便秘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方式来改善便秘情况;对于有慢性咳嗽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控制咳嗽症状。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减少咳嗽发作频率,从而降低腹压对阴道壁和尿失禁的不良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注意事项: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阴道壁膨出伴尿失禁时,需要更加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在进行手术治疗前,要确保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能力较差。
2.妊娠期及产后女性:
注意事项:妊娠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等原因,容易出现阴道壁膨出伴尿失禁情况。产后是恢复盆底功能的重要时期,产后女性应尽早开始盆底肌训练。例如,顺产的女性在产后24小时就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盆底肌收缩训练,剖宫产的女性在术后身体状况允许时也应尽早开展相关训练。同时,要注意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阴道壁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