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疼痛症状多样,疼痛部位有局部定位及放射性等特点,性质包括酸痛、刺痛、胀痛、隐痛等,还常伴随关节肿胀、僵硬、活动受限、发热等症状,不同表现与不同关节疾病相关,需结合具体情况明确病因。
疼痛的部位
局部定位:不同关节发生疼痛时,部位具有特异性。例如膝关节疼痛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前方、内侧或外侧等部位的不适;肩关节疼痛则集中在肩关节周围,包括肩前、肩后、肩外侧等区域。对于有既往关节病史的人群,如曾有过膝关节扭伤的患者,再次出现疼痛时更可能集中在原受伤膝关节部位。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关节疼痛部位也有一定特点,儿童若出现关节疼痛,常见于生长痛可能涉及的膝关节等部位,而老年人关节退变常导致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疼痛。
放射性疼痛:部分关节疼痛可伴有放射性疼痛。比如颈椎病引起的神经根受压,可导致上肢放射性疼痛,疼痛可从颈部放射至肩部、手臂甚至手指;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时,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从腰部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等部位。这种放射性疼痛与神经受压的部位和程度相关,对于有长期不良姿势或腰部、颈部外伤史的人群,出现放射性关节疼痛时需高度警惕相关疾病。
疼痛的性质
酸痛:多为一种较为弥漫、模糊的疼痛感觉,常是由于关节周围肌肉疲劳、轻度炎症或退变引起。例如长时间行走后膝关节出现的酸痛,可能是由于关节软骨磨损、周围肌肉劳损导致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引起。这种酸痛在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活动过多又会加重。对于长时间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者,更容易出现关节酸痛症状。
刺痛:疼痛较为尖锐、突然,多是由于关节内的结构受到突然的刺激或损伤引起。比如关节内的游离体卡顿,会导致膝关节突然出现刺痛感,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不敢活动关节的情况。一些外伤导致关节内小血管破裂、组织突然受挤压等情况也可能引起刺痛。有明确关节外伤史的人群出现刺痛时,要考虑关节内结构损伤的可能。
胀痛:表现为关节部位胀满、憋闷的疼痛感觉,常与关节腔积液有关。当关节存在炎症反应时,滑膜分泌增多,导致关节腔积液,引起关节胀痛。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常出现关节肿胀、胀痛,尤其在晨起时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胀痛会逐渐加重。对于本身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出现关节胀痛需警惕疾病活动。
隐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呈持续的隐隐作痛感觉,多见于慢性关节病变。比如骨关节炎的慢性进展期,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骨质增生,患者会出现膝关节、髋关节等部位的隐痛,在活动量增加时疼痛会稍有加重,休息时可缓解,但病情持续发展会影响关节功能。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退变逐渐加重,更容易出现关节隐痛症状。
伴随症状
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常伴有肿胀,是由于关节炎症、积液、滑膜增生等原因引起。例如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会迅速出现红肿热痛,关节肿胀明显;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肿胀多呈对称性,累及多个小关节,同时伴有疼痛、僵硬等症状。对于出现关节疼痛伴肿胀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尤其是对于有痛风家族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倾向的人群。
关节僵硬:晨起时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出现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称为晨僵。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晨僵较为典型,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大于30分钟,且多个关节受累;骨关节炎患者也可能出现晨僵,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0-30分钟左右。关节僵硬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于出现晨僵的患者,要考虑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可能。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肿胀、关节结构破坏等原因,患者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例如膝关节疼痛伴肿胀时,患者屈伸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减小;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会出现肩关节外展、上举等活动受限。关节活动受限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对于老年人等活动量相对较大的人群,关节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
发热:部分关节疼痛伴有发热,常见于感染性关节炎,如化脓性关节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关节除了疼痛、肿胀外,还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8.5℃;风湿热引起的关节炎也可伴有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对于出现关节疼痛伴发热的情况,要高度警惕感染性疾病或风湿性疾病,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关节液检查等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