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护理问题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涉及疼痛管理、呼吸功能、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多方面护理问题。疼痛管理需准确评估并控制疼痛,包括药物及非药物干预;呼吸功能要监测并采取呼吸支持措施;皮肤护理要预防长期卧床及固定装置导致的皮肤问题;心理护理要关注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并给予支持。
一、疼痛管理相关护理问题
1.疼痛评估与控制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疼痛是主要的护理问题之一。首先需要准确评估疼痛程度,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等工具。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可能不同,儿童可能通过哭闹、烦躁等非语言方式表达疼痛,女性可能因心理因素对疼痛更敏感。生活方式不同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也有差异,有吸烟史的患者可能因肺部功能受影响,疼痛时呼吸受限更明显。病史方面,有慢性疼痛病史的患者对当前肋骨骨折疼痛的感受可能更强烈。要采取措施控制疼痛,如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同时可采用非药物干预,如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半卧位可减少胸廓运动,减轻疼痛,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体位舒适,避免加重疼痛刺激。
2.疼痛对呼吸的影响及护理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会导致胸壁反常呼吸运动,进而影响呼吸功能,加重疼痛。患者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和咳嗽,易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年龄较小的儿童呼吸功能储备差,更易受影响。护理时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如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同时要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心肺功能情况,翻身拍背力度要适中,避免加重患者不适和损伤。
二、呼吸功能相关护理问题
1.呼吸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不同年龄患者正常呼吸频率不同,儿童呼吸频率相对较快,成人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性别方面,一般女性呼吸频率略快于男性。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者呼吸功能可能已有一定损害,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呼吸功能恶化风险更高。通过监测呼吸情况,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绀等异常表现,以便早期干预。
2.呼吸支持措施
对于出现严重反常呼吸运动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呼吸支持措施。如采用胸带固定胸廓,减少反常呼吸运动。胸带固定时要注意松紧适宜,过松起不到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对于儿童患者,胸带固定要选择合适的尺寸和材质,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同时,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吸氧,改善缺氧状态,吸氧浓度要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调整,一般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不同年龄患者对吸氧浓度的耐受有差异,儿童要注意吸氧流量的控制,避免高流量吸氧对呼吸道的刺激。
三、皮肤护理相关护理问题
1.长期卧床皮肤受压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卧床休息,长期卧床易导致皮肤受压,发生压疮。不同年龄患者皮肤的耐受性不同,儿童皮肤薄嫩,更易受损。性别方面,女性皮肤相对细腻,也更易因受压出现问题。生活方式中,肥胖患者卧床时皮肤受压面积大、压力大,更易发生压疮。病史中有糖尿病等影响皮肤血液循环和修复的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更高。护理时要定期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对于骨隆突处可使用气垫床、减压贴等保护装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
2.固定装置相关皮肤问题
如使用胸带固定胸廓,胸带与皮肤接触部位可能因长期摩擦、受压出现皮肤问题。要观察胸带边缘及接触皮肤处的情况,定期检查皮肤有无发红、破损等。对于儿童患者,胸带材质要柔软,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固定胸带时要注意松紧度,同时要经常检查皮肤情况,及时调整胸带位置。
四、心理护理相关护理问题
1.焦虑与恐惧情绪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因疼痛、呼吸受限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忧,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不同年龄患者心理反应不同,儿童可能因环境陌生、身体不适而哭闹不安,表现出恐惧心理。女性可能更易陷入焦虑情绪中。生活方式中,性格内向的患者可能更难自行调节情绪。病史中有心理疾病史的患者,此次受伤后心理问题可能更突出。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儿童患者,要给予更多的陪伴和安抚,通过温和的语言、轻柔的动作缓解其恐惧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