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筋膜炎太疼了
背部筋膜炎疼痛由筋膜劳损、外伤、寒冷潮湿等致,可通过休息姿势调整、物理治疗缓解,有针灸、药物等医疗干预手段,还可通过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正确使用腰部来预防
一、背部筋膜炎疼痛的原因
背部筋膜炎是发生在背部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其疼痛产生的原因主要与筋膜的劳损、外伤、寒冷潮湿等因素有关。长期不良的姿势,如久坐、久站、弯腰工作等,会使背部筋膜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导致筋膜发生炎症反应,释放炎性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急性外伤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背部筋膜炎进而产生疼痛;寒冷潮湿的环境会使背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影响筋膜的正常代谢,容易诱发炎症导致疼痛。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患病,年龄较大者因肌肉力量下降等因素更易出现筋膜劳损,女性在孕期、产后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姿势改变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伏案、缺乏运动等)的人群患病几率更高。
二、缓解背部筋膜炎疼痛的非药物干预方法
(一)休息与姿势调整
1.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背部筋膜得到放松,减少筋膜的持续紧张状态,从而缓解疼痛。对于长期久坐的人群,每工作1-2小时应起身活动5-10分钟,活动时可做简单的背部伸展动作。
2.调整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坐着时应使腰部有良好的支撑,膝盖与臀部保持同一水平,双脚平放在地面;站立时应收腹挺胸,双肩自然下垂,避免弯腰驼背。例如办公室人群可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和电脑桌,使身体处于舒适且正确的姿势。
(二)物理治疗
1.热敷:可以促进背部血液循环,减轻筋膜的炎性反应,缓解疼痛。用温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背部,温度以皮肤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老年人,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孕期女性热敷时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方式,避免对腹部造成影响。
2.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适当的背部按摩,能放松背部肌肉和筋膜,缓解肌肉紧张。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比如每周可进行1-2次专业的背部按摩,对于患有背部筋膜炎的人群,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症状。但对于皮肤有破损、感染等情况的人群不适合按摩。
3.拉伸运动:进行适度的背部拉伸运动有助于改善背部筋膜的柔韧性,减轻疼痛。例如站立位体前屈拉伸,双脚与肩同宽,缓慢向前弯曲身体,双手尽量触摸双脚,保持15-30秒,然后缓慢起身,重复进行。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拉伸的幅度和频率,年轻人可适当加大幅度,老年人则应缓慢轻柔进行。
三、医疗干预手段
(一)针灸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背部的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起到疏通经络、止痛的作用。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背部筋膜炎的疼痛。但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医师操作,对于有出血倾向、体质虚弱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比如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群不适合针灸治疗。
(二)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背部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如布洛芬等。但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要严格遵循禁忌和注意事项。例如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一般不优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背部筋膜炎疼痛,而孕妇使用相关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需咨询医生后谨慎选择。
四、预防背部筋膜炎疼痛的措施
(一)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1.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合背部的运动,如游泳、小飞燕动作等,增强背部肌肉力量,维持背部筋膜的稳定性。游泳是一种对背部压力较小且能有效锻炼背部肌肉的运动,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小飞燕动作可在卧床或站立时进行,每天早晚各进行1-2组,每组10-15次。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老年人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2.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避免背部受寒受潮。在寒冷季节,可使用保暖护具保护背部,如佩戴保暖背心等。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背部的保暖,因为寒冷可能会加重病情。
(二)正确使用腰部
在进行弯腰、搬重物等动作时,要采用正确的姿势,先蹲下,使物体尽量靠近身体,然后再起身搬起,避免直接弯腰搬重物,减少对背部筋膜的损伤风险。例如搬抬重物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弯曲,背部挺直,用腿部力量起身搬动物体。不同性别人群在搬抬重物时都应遵循正确姿势,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更要注意保护背部,避免因姿势不当引发背部筋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