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筋膜炎有多种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牵涉痛;肌肉紧张或痉挛;关节及肢体活动受限;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感、过敏感;还存在晨起症状加重、特定诱因下症状加重等情况,不同年龄段、特殊时期人群及有既往损伤史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
局部疼痛:是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多为酸痛、胀痛或刺痛等。例如,颈肩肌筋膜炎患者常表现为颈肩部的疼痛,疼痛可在劳累、受凉后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其疼痛机制主要与筋膜组织的炎症刺激有关,炎症会导致局部组织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从而产生疼痛感觉。对于不同部位的筋膜炎,疼痛的具体表现和部位有差异,如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主要是腰背部的疼痛,疼痛范围相对较局限,但也可能会向周围放射。
牵涉痛:部分筋膜炎可能会引起牵涉痛,即疼痛不仅局限于病变的局部,还会放射到其他部位。比如,足底筋膜炎除了足底的疼痛外,可能会牵涉到足跟部甚至小腿部位出现疼痛不适。这是因为筋膜的神经支配具有一定的放射性特点,炎症刺激通过神经传导会影响到相关区域的神经,从而导致牵涉痛的发生。
肌肉紧张或痉挛
肌肉紧张:患筋膜炎的部位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以背部筋膜炎为例,患者可感觉到背部肌肉发紧,用手触摸时能发现肌肉较硬,这是机体为了保护病变部位而出现的一种应激性反应。肌肉紧张是由于筋膜的炎症刺激导致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以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减轻疼痛。
肌肉痉挛:严重的筋膜炎可能会引发肌肉痉挛,表现为肌肉不自主地强烈收缩,例如小腿筋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小腿肌肉的痉挛,导致腿部突然疼痛、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的发生与筋膜炎症引起的肌肉兴奋性增高有关,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影响肌肉的正常电生理活动,使得肌肉容易发生痉挛。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等因素,患者相应部位的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比如,肩关节周围筋膜炎患者会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抬臂、旋转肩关节等动作困难。这是因为筋膜炎导致肩部肌肉、筋膜等组织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进而限制了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不同关节的筋膜炎会导致相应关节的特定活动受限,如膝关节筋膜炎会影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
肢体活动受限:对于四肢部位的筋膜炎,还可能导致肢体的整体活动受限。例如,手部筋膜炎会使手部的抓握、伸展等活动受到影响,患者可能难以完成精细的手部动作,如拿筷子、写字等。这是因为手部的肌肉、筋膜等结构参与了手部的各种活动,筋膜炎影响了这些结构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肢体活动受限。
皮肤感觉异常
麻木感:部分筋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病变部位附近皮肤的麻木感。比如,forearm(前臂)筋膜炎患者可能会感到前臂皮肤有麻木的感觉,这是由于筋膜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影响了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导致皮肤感觉异常。麻木感的程度可能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麻木,而有的患者麻木感较为明显。
过敏感: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病变部位皮肤的过敏感,即对触摸等刺激的耐受性降低,稍微受到触碰就会感觉疼痛加剧。这也是因为炎症刺激了皮肤的神经末梢,使其敏感性增高所致。例如,腰部筋膜炎患者可能在腰部皮肤受到衣物摩擦等轻微刺激时就会感到明显不适。
其他表现
晨起症状加重:很多筋膜炎患者在早晨起床时症状会加重。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肌肉、筋膜等组织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炎症介质在局部堆积,晨起活动后炎症反应可能会更加明显,从而导致疼痛、肌肉紧张等症状加重。例如,颈肩肌筋膜炎患者晨起时可能会觉得颈肩部僵硬、疼痛明显,活动后症状会有所缓解,但随着一天活动量的增加,又可能会逐渐加重。
特定诱因下症状加重:筋膜炎往往在一些特定诱因下症状会加重,如受凉、劳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受凉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炎症物质堆积,从而加重筋膜炎的症状;劳累会使病变部位的肌肉、筋膜等进一步受损,炎症反应加剧;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使筋膜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其正常的代谢和修复,导致症状加重。例如,办公室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保持坐姿,容易引发腰背肌筋膜炎,且在久坐后腰背疼痛等症状会明显加重。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筋膜炎症状可能在表现程度上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群由于机体的退变等因素,筋膜炎的症状可能相对更顽固一些;儿童相对较少发生筋膜炎,但如果有过度运动等情况也可能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等症状。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孕期、更年期等,由于激素水平等变化,可能会影响筋膜的状态,更容易出现筋膜炎相关症状。有既往筋膜损伤病史的人群,再次受到相关因素刺激时,筋膜炎症状往往更容易复发且可能比初次发病时症状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