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腰肌劳损咋治疗比较好
腰肌劳损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物理治疗,休息分不同人群注意事项,物理治疗含热敷、按摩、理疗及注意事项)、运动康复(腰部伸展运动、核心肌群训练及不同人群调整)、药物辅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及外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生活方式调整(姿势纠正、腰部保暖及不同人群相关要求)
一、一般治疗
1.休息
急性发作期应尽量多休息,避免久站、久坐或长时间弯腰等加重腰肌劳损的动作。休息可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减少肌肉的进一步损伤和疲劳积累。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休息的具体时长和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年轻且体力劳动者可能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而办公室工作人员则可在工作间隙适当起身活动腰部。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休息时要选择合适的床垫,避免过软或过硬的床垫对腰部产生不良影响,过软的床垫无法提供有效的腰部支撑,过硬的床垫则会增加腰部的压力。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常用的热敷方法有热水袋热敷、热毛巾热敷等。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温度以皮肤感觉温热为宜。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其皮肤感觉可能相对不敏感,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按摩:专业人员进行的腰部按摩可以放松腰部肌肉,改善腰部的肌肉紧张状态。但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病的人群,按摩需谨慎,应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以免加重病情。年轻人若因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腰肌劳损,可在工作之余适当进行轻柔的自我按摩,但要注意方法正确。
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红外线照射可以深入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超声波治疗则可以通过机械效应和热效应等改善腰部肌肉的代谢和血液循环。不同的理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情阶段和个体情况,在进行理疗前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二、运动康复
1.腰部伸展运动
仰卧位,双腿屈膝,双手抱住一侧膝关节,将其拉向胸部,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重复进行。这种运动可以伸展腰部前方的肌肉,增强腰部的柔韧性。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运动的频率和强度可适当调整。年轻人可每天进行3-4组,每组2-3次;老年人则可适当减少频率和强度,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
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直,然后向一侧弯曲身体,感受腰部侧面肌肉的伸展,保持15-30秒,再换另一侧,重复进行。这种运动有助于伸展腰部侧面的肌肉,改善腰部的活动范围。
2.核心肌群训练
平板支撑是一种有效的核心肌群训练方法。双肘和双脚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坚持的时间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平板支撑可以增强腹部、腰部等核心肌群的力量,从而更好地稳定腰部,减轻腰肌的负担。对于初学者,开始时坚持10-20秒,逐渐增加到1分钟以上。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平板支撑的坚持时间和频率应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身体柔韧性和力量相对较差,可适当缩短坚持时间,增加训练次数。
三、药物辅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腰肌劳损引起的疼痛症状。但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等。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要特别谨慎,可在医生指导下同时使用保护胃肠道的药物。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相对减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也需要密切监测,防止药物蓄积引起不良反应。
2.外用药物
例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局部涂抹可以通过皮肤渗透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外用药物相对口服药物副作用较小,但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使用时要注意观察皮肤是否出现过敏等反应。如果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
四、生活方式调整
1.姿势纠正
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行走,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收腹挺胸,腰部挺直;坐姿时,应保持腰部靠在椅背上,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90度,双脚平放在地面;行走时,抬头挺胸,腹部收紧。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要注意调整桌椅高度,使电脑屏幕处于合适的高度,避免颈部和腰部过度前屈。不同年龄的人群在姿势纠正方面可能需要不同的提醒和帮助,年轻人可能需要通过自我提醒来纠正不良姿势,老年人则可能需要家人或专业人员的帮助来逐渐养成正确的姿势习惯。
2.腰部保暖
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寒。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腰部肌肉收缩,加重腰肌劳损的症状。在寒冷天气外出时,可佩戴腰围等保暖护具;在室内时,也可通过使用暖宝宝等方式保持腰部温暖。对于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人群,腰部保暖更为重要,因为寒冷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