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关节炎的症状
脊柱关节炎有外周关节、中轴关节及关节外等症状,不同人群症状特点不同。外周关节以下肢大关节受累为主且多非对称;中轴关节有下腰痛及脊柱活动受限;关节外可累及眼部、皮肤黏膜、肠道等。青少年症状隐匿且关节外症状突出,中老年症状不典型且易合并其他疾病;男性中轴关节受累多且进展快,女性症状较轻、外周关节受累多且病情与内分泌有关;久坐人群风险高,运动过量人群易因运动不当诱发;有肠道感染或银屑病病史人群患病风险升高。
一、脊柱关节炎的常见症状
(一)外周关节症状
1.下肢大关节受累为主:脊柱关节炎常累及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以膝关节为例,患者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功能。研究表明,约70%的脊柱关节炎患者会出现下肢大关节的炎症表现,这是因为脊柱关节炎的炎症介质会累及外周关节,导致关节滑膜的炎症反应,引起关节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2.非对称性关节受累:多为非对称性的单关节或寡关节受累,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对称性多关节受累不同。例如,可能出现单侧膝关节或髋关节的炎症,而对侧关节不受累或受累程度较轻,这一特点有助于与其他关节炎进行鉴别诊断。
(二)中轴关节症状
1.下腰痛:是脊柱关节炎常见且重要的症状,通常在青年男性中较为多见。起病隐匿,疼痛一般在夜间或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可缓解。疼痛可涉及腰骶部,逐渐向上蔓延,影响脊柱的活动度。长期的下腰痛可能导致脊柱的畸形,如脊柱侧弯、驼背等。研究发现,约90%的脊柱关节炎患者会出现下腰痛症状,且随着病情进展,下腰痛的程度和范围可能逐渐加重。
2.脊柱活动受限:随着病情发展,脊柱的活动度会逐渐降低。患者可能发现弯腰、转身等动作变得困难,严重时脊柱可能出现僵硬,如晨僵现象较为常见,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不如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缓解明显。
(三)关节外症状
1.眼部受累:约1/4的脊柱关节炎患者会出现眼部受累,常见的是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可出现眼痛、眼红、畏光、流泪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下降。例如,患者会感觉眼睛疼痛明显,不敢直视强光,眼部充血发红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眼科相关治疗。
2.皮肤黏膜受累: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症状,如银屑病样皮疹,多见于身体的伸侧部位,如肘部、膝关节伸侧等,皮疹表现为红色斑块,上面覆盖有银白色鳞屑。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进食和生活质量。
3.肠道症状:约10%-20%的脊柱关节炎患者可出现肠道炎症,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与肠道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例如,患者可能出现稀便、腹痛不适等,需要注意与肠道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二、不同人群脊柱关节炎症状的特点
(一)不同年龄
1.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患脊柱关节炎,下腰痛等中轴关节症状可能相对隐匿,容易被忽视。同时,眼部受累等关节外症状可能较为突出,因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相对活跃,炎症反应可能更易累及眼部等其他器官。例如,一些青少年患者可能首先以眼部的急性前葡萄膜炎为首发症状就诊,而不是下腰痛。
2.中老年:中老年患者的脊柱关节炎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下腰痛的程度可能不如青年患者剧烈,但脊柱活动受限可能更为明显,且更容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这会增加病情评估和治疗的复杂性。
(二)不同性别
1.男性:男性患脊柱关节炎时,下腰痛等中轴关节受累的情况相对较多见,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研究显示,男性脊柱关节炎患者出现骶髂关节破坏等影像学改变的比例可能高于女性。
2.女性:女性脊柱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外周关节受累的比例可能相对较高,且病情波动可能与月经周期等内分泌因素有关。例如,部分女性患者在月经前期症状可能会有所加重。
(三)不同生活方式
1.久坐人群:长期久坐的人群患脊柱关节炎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久坐会导致脊柱长期处于不良姿势,影响脊柱的血液循环和正常生理曲度,容易诱发脊柱的炎症反应,加重下腰痛等症状。这类人群需要注意定时起身活动,进行脊柱的伸展运动。
2.运动过量人群:运动过量的人群如果运动方式不当,可能会导致外周关节的损伤,进而诱发脊柱关节炎。例如,过度的膝关节运动可能会引起膝关节的慢性损伤,增加脊柱关节炎累及膝关节的风险。这类人群在运动时需要注意适度,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四)有病史人群
1.有肠道感染病史人群:既往有肠道感染病史的人群患脊柱关节炎的风险可能升高,因为肠道感染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脊柱关节的炎症。这类人群在出现脊柱相关症状时,需要及时排查是否与既往肠道感染有关,进行全面的相关检查。
2.有银屑病病史人群:本身患有银屑病的人群,患脊柱关节炎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因为银屑病和脊柱关节炎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这类人群需要密切关注脊柱关节的情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脊柱关节炎并进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