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是什么病
尿石症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总称,有草酸钙、尿酸、磷酸钙、胱氨酸等类型,发病与尿液成分、酸碱度、尿路梗阻、感染等有关,表现为疼痛、血尿、排尿异常、感染等,可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需多饮水、调整饮食、治疗相关疾病、适度运动
一、尿石症的定义
尿石症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的总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尿液中的某些成分,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等部位异常积聚形成固体物质。
二、尿石症的分类及常见类型
1.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约占尿石症的80%左右。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与高草酸尿、高钙尿等因素有关。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中均可发生,一般认为长期摄入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甜菜等)、维生素D摄入过多、肾功能不全等情况易促进其形成。
2.尿酸结石:在尿酸代谢异常时易形成,男性相对多见。高尿酸血症是尿酸结石形成的重要基础,常见于有痛风病史、长期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等)的人群。
3.磷酸钙结石:与尿路感染有关,在碱性尿液中易形成。多见于儿童,常因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尿液pH值升高,进而促使磷酸钙沉积形成结石。
4.胱氨酸结石: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相关的结石,较为少见。由于肾小管对胱氨酸等氨基酸重吸收障碍,导致尿中胱氨酸浓度升高,从而形成结石。
三、尿石症的发病机制
1.尿液成分异常:当尿液中成石物质浓度升高,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过度增高,超过了尿液的溶解度,就容易析出形成结晶,逐渐积聚成石。例如,高钙尿症患者尿液中钙含量增多,易形成草酸钙等含钙结石。
2.尿液酸碱度异常:不同成分的结石形成与尿液pH值密切相关。尿酸结石在酸性尿液中形成,磷酸钙结石在碱性尿液中形成。如尿路感染时,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促进磷酸钙结石形成。
3.尿路梗阻:尿路梗阻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尿液中成分容易在局部积聚,促进结石形成。比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会使尿液在肾盂内潴留,晶体物质易沉积形成结石。
4.尿路感染:感染细菌、脓块、坏死组织等可作为核心,促使尿中晶体沉积形成结石。同时,感染还可改变尿液pH值,有利于结石形成。
四、尿石症的临床表现
1.疼痛:
肾绞痛:多见于输尿管结石,常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如刀割样,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阴囊或大阴唇等部位。疼痛发作时患者常辗转不安,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腰部钝痛:多见于肾结石,表现为腰部酸胀、隐痛,活动后可加重。
2.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血尿的产生是由于结石在移动过程中损伤尿路黏膜所致。
3.排尿异常:结石若位于膀胱或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排尿中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例如膀胱结石,患者在排尿时结石移动堵塞尿道内口,可导致排尿突然中断,改变体位后又可继续排尿。
4.感染症状:合并尿路感染时,可出现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
五、尿石症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筛查尿石症的常用方法,可发现泌尿系统的结石,能显示结石的高回声影及其后方的声影,对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具有无创、方便、可重复性等优点。
X线检查:腹部平片(KUB)能发现90%以上的阳性结石,可显示结石的大小、位置和形态。静脉尿路造影(IVU)不仅可了解结石的部位,还能显示尿路的形态、肾功能情况等,对于判断有无尿路梗阻有重要意义。
CT检查:对于X线阴性结石(如尿酸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尤其适用于急诊患者的快速诊断。
2.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若合并感染,尿中可出现细菌及白细胞增多。测定尿液pH值有助于判断结石的类型,如尿酸结石患者尿液pH值常降低,磷酸钙结石患者尿液pH值常升高。
血液检查:包括血钙、血磷、血尿酸、肌酐等指标的测定。血钙升高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血尿酸升高多见于尿酸结石患者,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可能受损。
六、尿石症的预防措施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3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均应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儿童也应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例如,夏季或高温环境下,更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2.调整饮食:
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限制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苋菜、甜菜、巧克力、坚果等;减少高钙食物的过量摄入,但并非完全禁食含钙食物,因为适量的钙摄入有助于减少肠道对草酸的吸收;避免大量摄入动物蛋白、精制糖等。
尿酸结石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以碱化尿液;限制饮酒。
3.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引起尿石症的相关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尿路感染、尿路梗阻等。对于有遗传性胱氨酸结石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
4.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小结石的排出,也可防止结石的形成。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可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跳绳等。但对于已有严重尿路梗阻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