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椎间盘结构改变引发神经受压的常见疾病。
椎间盘位于相邻椎骨之间,由中央的髓核和外围的纤维环构成,起到缓冲压力、维持脊柱活动的作用。当长期姿势不良(如久坐、弯腰搬重物)、外伤或年龄增长导致纤维环退变破裂时,髓核可能从破裂处突出,压迫邻近的神经根或脊髓,引发一系列症状。
根据突出部位,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典型表现为受压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麻木或无力,如腰椎间盘突出常引发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颈椎间盘突出则可能导致颈肩痛、手臂麻木甚至行走不稳。
治疗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轻度可通过卧床休息、牵引理疗、使用布洛芬镇痛等保守治疗缓解;若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如大小便失禁)或保守治疗无效,则需手术解除压迫。预防关键在于保持正确姿势、加强腰背肌锻炼、避免过度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