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治疗

来源:民福康

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药物等)、氧疗(根据血氧情况调整吸氧方式改善缺氧)、肺康复治疗(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呼吸)以及终末期的肺移植(严格评估适应证禁忌证,术后需用免疫抑制剂防排斥)

一、药物治疗

间质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等发挥作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间质性肺疾病,能调节免疫功能;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其可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尼达尼布也是一种抗纤维化药物,同样能抑制肺纤维化进程,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二、氧疗

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氧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血氧情况调整吸氧浓度和流量,一般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合适范围,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尤其对于活动后气短明显的患者意义重大。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对缺氧更为敏感,需密切监测血氧变化来调整氧疗方案;有吸烟史的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的气道和肺组织损伤,氧疗时需更谨慎评估氧合情况。

三、肺康复治疗

1.运动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如步行、踏车等,可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根据患者的体能状况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对于老年患者要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有基础心肺疾病病史的患者,要在运动过程中密切观察身体反应。

2.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加肺活量。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呼吸训练,长期坚持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患者都可通过规范的呼吸训练受益,比如年轻且平时缺乏运动的患者通过呼吸训练能更好地调整呼吸模式。

四、肺移植

对于终末期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但肺移植手术存在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例如,患者的年龄、一般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等都会影响肺移植的决策和预后,术后还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预防移植肺的排斥反应,这也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生活带来一系列需要关注的问题,如免疫抑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等。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主要是指患者肺间质和肺泡腔被累及,造成其肺泡-毛细血管功能丧失的弥漫性肺部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间质性肺疾病是怎么引起的?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一般并不是特别明确,也有可能和吸入粉尘,石棉等有关系。确切的发病机制现阶段还不是特别明确。临床上主要是会表现为呼吸急促,干咳,随着病情的进一步进展,可以表现为呼吸功能衰竭,表现出肺心病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如果确定是间质性肺部疾病,需要及时到医院的呼吸内科就诊,积极的经过用药进行
间质性肺疾病是怎么引起的?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目前并不能明确,考虑和毒素、抗原等致病因子的吸入有关,比如目前常见的抗原包括无机粉尘与石棉肺、尘肺等,也有可能是自身存在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当存在刺激性的因素,则会导致肺部组织出现病变,逐渐转移为纤维化的状态,便会形成间质性肺病。一旦患有此病后需要积极治疗,以免导致严重后果。本病主
间质性肺疾病是什么?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间质性肺疾病主要指的是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其病理基本病变是以间质纤维化、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为主,具体病因尚未明确,患者会出现限制性通气障碍、活动性呼吸困难、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等现象,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类药物等药进行治疗。不及时处理会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不利于身
肺纹理增粗紊乱要紧吗
胡牧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肺纹理增粗紊乱要紧不要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在一些情况下,如老年人、长期吸烟者或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可能会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但他们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这种情况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不一定需要特殊处理。 肺纹理增粗紊乱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
1型呼吸衰竭和2型呼吸衰竭的区别
李杰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1型呼吸衰竭和2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气分析的结果和病因。 1型呼吸衰竭,又称为低氧性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其血气分析特点是氧分压(PaO2)降低,小于6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
呼吸衰竭分型标准
李杰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呼吸衰竭的分型标准主要基于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分为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 I型呼吸衰竭,即低氧性呼吸衰竭,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通常小于60mmHg,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或降低。这种类型的呼吸衰竭通常见于换气功能障碍,如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
呼吸衰竭分型
李杰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呼吸衰竭的分型主要分为两型,分别是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 1、Ⅰ型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如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等。 2、Ⅱ型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同时伴有
双肺间质纤维化是癌症吗
赵鹏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双肺间质纤维化一般不是癌症。 双肺间质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的终末期肺脏改变,属于良性病变,通常不会发生浸润和转移。而癌症是由正常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属于恶性病变,可发生局部组织浸润和远处转移。所以,双肺间质纤维化并不是癌症,但是患者发生该病后合并肺癌的风险较高,所以建议患者定期去医院做肺癌筛查。 患
结缔组织病是怎样的一种病
郝学喜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结缔组织病属于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在临床上考虑是受到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导致结缔组织改变导致。其在医学上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间质性肺疾病、麻痹性肠梗阻等,患者会出现相应的不舒服的症状,如发热、疼痛、肌肉酸痛等。 结缔组织病的患者疼痛时需要在
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间质性肺疾病,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以及手关节咯咯响,后期双肺纤维化,然后造成呼吸衰竭等表现。若是细菌感染造成的,需要抗生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能减轻炎症反应,对肺纤维化有效果。而呼吸困难,咳痰的病人可以需要使用止咳平喘的药物。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可以延缓疾病发展,部分病人是可以治愈的。
间质性肺疾病是绝症吗
王海燕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不是某一种疾病,其不是绝症。因引起间质性肺疾病的原因非常多,如果是可以去除因素的间质性肺疾病,则预后理想。临床常见可引起间质性肺疾病的原因包括职业粉尘接触、病毒性感染以及风湿免疫疾病继发等。如果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纤维化,则预后较差。
间质性肺疾病是绝症吗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间质性肺疾病不一定是绝症,间质性肺疾病是指肺部弥漫性炎症等。如果能够及时配合医生针对具体病因对症治疗,有些患者病情会很快缓解,症状逐渐减轻,比如过敏性间质性肺炎等。但是如果发生肺间质疾病后,没有尽早对症治疗,引起肺间质纤维化后容易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间质性肺疾病怎么治?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间质性肺疾病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治疗,完善肺部CT、免疫风湿、结核等方面检查,尽量明确引起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如果能够明确病因的积极的对因治疗。比如有免疫风湿疾病侵犯肺部导致的间质性肺炎,要积极的抗免疫风湿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如果合并细菌感染,要积极的抗炎抗感染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