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引起慢性腹泻前期有腹泻频率渐增、大便多稀水样无脓血、间歇性发作等特点,还伴随发热(低热、持续或间歇)、体重下降、乏力等全身症状,有腹痛、食欲减退等其他消化道相关症状,且因攻击免疫系统有免疫相关非特异性表现如口腔念珠菌感染、轻度淋巴结肿大等。
一、腹泻表现特点
艾滋病引起慢性腹泻前期通常具有腹泻频率相对不固定但逐渐增多的特点,可能每天数次不等,大便性状多为稀水样便,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黏液,但一般无脓血(这与细菌性痢疾等有脓血便的肠道疾病相区分)。从持续时间来看,前期可能呈间歇性发作,每次腹泻持续时间可数天至数周不等。
二、伴随全身症状
1.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在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导致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不同年龄人群对发热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成年患者可能会感觉身体乏力、不适。
2.体重下降:由于腹泻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同时艾滋病病毒消耗机体能量,患者会出现体重逐渐下降的情况。对于儿童来说,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增长缓慢等;成年患者体重可在短时间内下降5%以上。
3.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体力明显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感,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玩耍等。
三、其他消化道相关症状
1.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部位不固定,可能在脐周等部位。腹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腹痛较轻微,不影响正常活动;但也有患者腹痛较明显,会影响进食和休息。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胃肠道不适症状。
2.食欲减退:患者会出现不想进食或进食量减少的情况,这进一步影响营养的摄入,加重体重下降等不良后果。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对以往喜爱的食物兴趣降低,成年患者则可能出现饮食量较以往明显减少的情况。
四、免疫相关表现体现
由于艾滋病病毒攻击免疫系统,前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免疫相关的非特异性表现,比如反复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虽然不是直接由腹泻引起,但提示免疫功能开始受损),或者轻度的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等部位的淋巴结,一般为轻度肿大,直径多在1-2厘米左右,质地柔软,可活动。不同性别患者在免疫相关表现上并无本质差异,但女性患者如果处于孕期等特殊生理状态,可能会因为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而影响这些症状的表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