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症状及病因
眩晕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旋转性眩晕、平衡障碍、眼球震颤、自主神经症状和听力下降等,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两种类型,真性眩晕由耳源性疾病和中枢性疾病等引起,而假性眩晕则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
一、症状
1.旋转性眩晕
患者会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沿着一定的方向与平面旋转,或左右摇晃感。通常在睁眼时感觉更明显,闭目后可减轻或消失。当头处于某一位置或体位时,会诱发或加重眩晕。
2.平衡障碍
患者常感到站立不稳,向一侧倾倒或摔倒。这可能是由于眩晕导致的身体失去平衡感。
3.眼球震颤
在发作时,患者的眼球会出现不自主的快速往返运动,这是一种前庭受到刺激的常见体征。
4.自主神经症状
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症状也较为常见。这些症状可能与前庭神经核受到刺激有关。
5.听力下降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单侧或双侧听力下降、耳鸣等耳部症状,这可能与内耳病变有关。
二、病因
1.耳源性疾病
(1)内耳迷路炎:是由于耳部感染或炎症引起的,常导致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梅尼埃病: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
(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与头部位置变化相关的眩晕,常因耳石脱落引起。
(4)前庭神经元炎:多因前庭神经遭受病毒感染所致,表现为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但无耳鸣和听力下降。
2.中枢性疾病
(1)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可影响前庭神经核或小脑等部位,导致眩晕。
(2)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囊肿等,也可能压迫前庭神经或小脑,引起眩晕。
(3)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可导致前庭神经元受损,引发眩晕。
(4)脱髓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可累及前庭神经,引起眩晕。
3.其他原因
(1)低血压:血压过低时,大脑供血不足,可出现眩晕。
(2)低血糖:血糖过低可影响大脑能量供应,导致眩晕。
(3)贫血:贫血可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大脑缺氧引起眩晕。
(4)颈椎病: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可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眩晕。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引起眩晕。
(6)心理因素:焦虑、紧张、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眩晕或加重眩晕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眩晕症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因此在出现眩晕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以及长期卧床、晕车晕船者,更应注意预防眩晕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有助于减少眩晕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