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吃什么药
抗病毒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有作用)和干扰素(有抗病毒等作用,可雾化用于治疗);对症治疗药物有退热的对乙酰氨基酚(超38.5℃且不适时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慎用)和止咳祛痰的氨溴索(过敏者禁用);支持治疗包括氧疗(依低氧情况选鼻导管等吸氧方式)和营养支持(成人给富含蛋白维生素饮食,儿童保证营养均衡,不能经口进食者肠内或肠外营养);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谨慎,退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避阿司匹林;老年人用药防相互作用,氧疗监测指标,营养关注消化;孕妇用药需医生评估选影响小的,支持治疗保母婴安全。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可通过雾化等方式应用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能抑制病毒复制。
对症治疗药物
退热药物:当患者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发热不适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它适用于大多数成人及儿童(需注意儿童剂量需按体重计算),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作用,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止咳祛痰药物:若患者有咳嗽、咳痰症状,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它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咳痰,但对氨溴索过敏者禁用。
支持治疗相关
氧疗:对于有低氧血症的病毒性肺炎患者,需给予氧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以纠正缺氧状态,维持机体正常的氧供,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氧疗方式及吸氧浓度选择不同,如轻度低氧血症可采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1-2L/min)。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非常重要,对于成人患者应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儿童患者则需保证营养均衡,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对于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不足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方式补充营养。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病毒性肺炎时,在药物选择上需更加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退热时应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止咳祛痰药物的使用也需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等调整剂量,且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老年人:老年人患病毒性肺炎时,往往基础疾病较多,在用药方面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氧疗时要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营养支持方面要关注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方式。
孕妇:孕妇患病毒性肺炎时,药物的使用需格外谨慎,许多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进行治疗,氧疗等支持治疗也需在保障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