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早产如何保胎
先兆早产保胎需综合多方面措施,包括让孕妇尽量卧床休息并取左侧卧位、减少刺激,合理使用抑制宫缩药物如β受体激动剂、硫酸镁,对孕周小于35周预计短期内可能早产的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有感染迹象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同时进行母胎监测,包括胎儿监测和宫颈监测,以综合考虑孕妇具体情况,延长孕周,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一、一般处理
1.休息与体位:孕妇需尽量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这样有助于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孕妇都适用,比如年轻孕妇若生活中久坐久站,更应通过左侧卧位休息来改善子宫血流情况;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的孕妇,也需通过卧床休息来弥补不良生活方式对胎儿的部分不利影响。
2.减少刺激:避免性生活、直肠检查、阴道检查等刺激宫颈的操作,不同病史的孕妇都要严格遵守,有早产病史的孕妇更需格外注意,防止因刺激引发宫缩导致早产进一步发展。
二、抑制宫缩药物
1.β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可激动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抑制子宫收缩。但要注意不同年龄孕妇的用药风险,年轻孕妇相对可能耐受情况稍好,但仍需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孕妇则应谨慎使用,因为该类药物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
2.硫酸镁:是常用的抑制宫缩药物,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阻止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抑制宫缩。对于各种孕周和病史的孕妇都可能使用,但需监测血清镁浓度等指标,及时发现镁中毒等不良反应,如孕妇出现乏力、膝反射减弱等情况要警惕。
三、促胎肺成熟
1.地塞米松:对于孕周小于35周预计短期内可能早产的孕妇,可给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不同年龄孕妇使用时都要考虑药物对胎儿长远的影响,比如年轻孕妇未来再次妊娠时也需考虑药物的累积影响等情况,通过促进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四、感染预防
1.抗生素应用:若有感染迹象,需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不同性别孕妇在感染预防用药上无本质区别,但要根据孕妇的感染情况、病史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孕妇,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对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体的覆盖等情况,以降低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因为绒毛膜羊膜炎是导致先兆早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母胎监测
1.胎儿监测:通过胎心监护等手段监测胎儿宫内情况,不同孕周的胎儿监测频率和方法有差异,对于孕周较小的胎儿要更频繁监测胎心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等异常情况。
2.宫颈监测:对于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既往有早产史、宫颈短等情况,要定期进行宫颈超声检查等监测宫颈长度等情况,年龄较大的孕妇宫颈机能可能相对较差,更需密切监测宫颈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先兆早产的保胎需要综合考虑孕妇的具体情况,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密切监测母胎情况,尽可能延长孕周,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