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开放性颅脑损伤
开放性颅脑损伤是颅骨和硬脑膜破损、脑组织与外界相通的损伤,致伤原因多样,病理生理有脑组织损伤、感染风险、脑脊液漏等改变,临床表现有局部和神经系统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治疗包括急救、手术、预防感染、对症支持,预后与损伤程度、治疗及年龄等有关,轻度及时治恢复较好,严重可留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一、致伤原因
多由锐器、钝器等外力作用于头部导致,例如高处坠落时头部撞击到尖锐物体、交通事故中头部被外物击打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因生活环境和活动方式不同,发生开放性颅脑损伤的致伤原因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玩耍时意外碰撞到尖锐物品等;青壮年可能因交通事故、职业工伤等;老年人可能因行走时不慎摔倒等。
二、病理生理改变
1.脑组织损伤:外界致伤因素直接作用于脑组织,可引起脑组织的挫裂伤、出血等。损伤部位的神经元、神经纤维等结构遭到破坏,影响神经功能。
2.感染风险:由于颅脑与外界相通,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颅内,引发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这是开放性颅脑损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3.脑脊液漏:硬脑膜破损可导致脑脊液漏,若处理不当,也会增加颅内感染的机会。
三、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头部有开放性伤口,可见伤口内有脑组织膨出(脑膨出)、脑脊液流出等。
2.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还可能有偏瘫、失语、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具体表现取决于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对意识障碍的耐受和表现与成人不同,老年人可能基础疾病较多,神经系统症状可能被掩盖或表现不典型。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详细检查头部伤口情况,观察有无脑组织膨出、脑脊液漏等,同时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初步判断神经系统受损情况。
2.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可了解颅骨骨折的情况,明确骨折线的走行、范围等。
头颅CT:能清晰显示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组织损伤的部位和程度等,是诊断开放性颅脑损伤的重要检查手段。
五、治疗原则
1.急救处理: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活动性出血进行初步止血。对于膨出的脑组织,要用清洁敷料覆盖后再用无菌碗等凹陷容器保护,避免脑组织进一步受损。
2.手术治疗:尽早进行清创手术,彻底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等,修复硬脑膜,关闭伤口,以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病情需要,可能还需要进行颅内血肿清除、脑挫裂伤灶清除等手术。
3.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根据伤口情况和感染风险合理选择抗生素种类和使用疗程。
4.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要加强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支持等。
六、预后情况
预后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有关。轻度的开放性颅脑损伤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恢复较好;而严重的开放性颅脑损伤,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障碍、肢体残疾等,甚至危及生命。不同年龄患者预后也有差异,儿童的恢复潜力相对较大,但也可能因损伤严重出现不良预后;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预后相对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