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会引起胸闷气短吗

来源:民福康

慢性支气管炎可能引起胸闷气短,其机制是炎症致气道狭窄、阻力增加,影响通气功能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还可能发展为COPD加重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别,儿童易气道梗阻影响发育,成人影响生活致心理问题,老人易与其他病混淆且病情变化快;预防要避免刺激、保暖防感染,应对是休息、就医及呼吸锻炼。

一、慢性支气管炎引起胸闷气短的机制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气道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使得气道狭窄。例如,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气道平滑肌痉挛,同时黏液分泌增加,进一步阻碍气流通过。气道阻力增加会影响肺的通气功能,导致患者吸入的氧气减少,呼出的二氧化碳排出不畅,进而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当机体缺氧时,就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另外,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COP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持续气流受限,这会严重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明显加重胸闷气短的症状。

二、不同人群慢性支气管炎引起胸闷气短的特点及影响

儿童人群:儿童慢性支气管炎相对少见,但如果发生,由于儿童的气道较狭窄,炎症更容易导致气道梗阻。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喘息明显等表现,进而引起胸闷气短。而且儿童的耐受力相对较差,一旦出现胸闷气短,可能会影响其活动能力和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就医干预,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成年人群:成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病情发作时,胸闷气短的症状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例如,在进行轻度体力活动时就会感到气促明显,影响正常的运动、家务劳动等。长期的胸闷气短还可能导致患者心理上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

老年人群:老年人本身肺功能就有所减退,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胸闷气短可能会更加明显。同时,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等,胸闷气短的症状可能会与心脏疾病的症状相互混淆,增加诊断和治疗的难度。而且老年患者在出现胸闷气短时,身体的代偿能力较差,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三、慢性支气管炎引起胸闷气短的预防及应对

预防方面:对于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要注意避免接触有害的刺激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化学烟雾等。戒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可以减少气道的炎症刺激,降低胸闷气短发作的风险。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因为呼吸道感染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从而加重胸闷气短的症状。对于有过敏因素的患者,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应对方面:当出现胸闷气短时,患者应立即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以减少呼吸困难。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如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等,以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气道痉挛明显的患者,可能会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来缓解症状,但需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以改善肺功能,减轻胸闷气短的症状。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气短
气短指呼吸比正常人短促,躁而带粗,气若有所窒,则语言不接续和呼吸勉强。呼吸微弱而喘促,或短气不足以吸,似喘而无声的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气管炎咳嗽?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也怀疑是病毒感染导致。建议:您可以及早去医院,遵医嘱输入消炎、止咳的药物治疗,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多吃水果和蔬菜,防止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得了气管炎忌口的食物是什么?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得了支气管炎忌口的食物主要是辛辣刺激性的饮食,而且也不要吃得过咸或者是过甜,都会造成支气管炎的症状发生。可以多喝一些水,饮食方面最好是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而且不要自己滥用药物。
慢性气管炎喝什么茶?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跟呼吸道感染以及理化因素影响有关系的。需要采取中西结合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平时可以适当喝一点清茶,但是不要喝浓茶,防止吸烟喝酒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在天气变化的时候适当增减衣物。
慢性气管炎不能吃什么食物?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不应食用过于油腻,辛辣或刺激性的食物,因为反复的气道炎症会造成人体免疫系统下降和胃肠道消化系统疾病。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适当的家庭吸氧疗法,对延迟性支气管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在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间,要多休息,并积极使用抗炎,抗感染,止咳和祛痰药。
胸闷气短喘气费劲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症状是多见的老年病人表现出的症状。这些症状也见于老年病人的多见疾病,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疾病。
气管炎可以看好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支气管炎是可以治疗好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一种自限性的下呼吸道疾病,正常有病毒感染参和其病程。主要临床特征为持久和严重的咳嗽,可发生于肺部正常的人群。发病初期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全身症状较为轻微,但可表现出畏寒、低热、周身乏力、自觉咽喉部发痒,并有刺激性咳嗽以及胸骨后疼痛。如受凉、吸入冷空气
为什么慢性气管炎难好?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难治愈的原因有很多,和病人免疫力低下、治疗不彻底、以及疾病发病机制、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有关系。抽烟是造成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因素,烟草中含有的很多化学物质会造成多种损伤反应,损伤气道,反复损伤,疾病就反复发作,从发病机制来讲,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也就是支气管壁的反复损伤以及修复的过程,会
心慌胸闷是新型肺炎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慌胸闷不一定是新型肺炎。有很多种情况都会表现出心慌胸闷,比如冠心病和心律失常都会会表现出心慌胸闷的症状,比如过度的劳累、生气和情绪紧张之后所造成的呼吸性碱中毒或者癔症等也会造成心慌胸闷。建议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来进行明确。
有点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可能是呼吸道疾病,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做相应的检查来确定病因。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压测量、必要时采血检查心肌酶谱。同时,还需要做呼吸系统的相关检查,如肺CT扫描、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扩张试验等,胃食管反流病也可能造成呼吸急促。
吃饱饭后胸闷气短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吃饱饭后表现出胸闷气短,多见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心功能不好的人,有时吃饭过饱会使心脏的负荷加重,也会表现出心跳加快,胸闷气短的现象。若是这种情况,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做个心电图、心脏彩超或者心脏CT的检查,要查明表现出这种状况的原因,根据检查的结果对症治疗。第二,脑动脉硬化或者脑供血不足的病人,
心悸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从中医上讲,心悸胸闷气短多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亏虚所致,归于胸痹、心痛的范畴,也就是西医上常说的冠心病。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由于气虚推动无力,导致气虚血瘀,心脉瘀阻,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另外寒主收引、寒易伤阳,寒凝脉泣,会出现血液瘀滞,瘀而不通,不通而痛。所以,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胸部疼痛。治疗上就要应该温阳补气,行气补血、这样才能达到温通血脉
胸闷气短心慌焦虑失眠怎么办
顾兆军 主任医师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三甲
焦虑症状人人都有,比如年轻人考试之前就会焦虑,第二天有重大的事情要做,进行某个重大的项目或者是见某个重要的人,遇到重要的事情,一定会有焦虑。焦虑后就会心慌,有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发烧气短,心胸就会胀闷,可以通过稳定情绪、中医治疗、运动疗法等方法改善症状。1.稳定情绪此时首先要解除焦虑症状,从原发病开始,告诉病人不必焦虑,从思想上安定下来。
颈椎病会导致胸闷气短
陈远林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三甲
颈椎病会导致胸闷气短,胸闷气短在颈椎病分型当中,可能是交感型颈椎病导致交感神经功能受到影响,所以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等症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挂专科,进一步地明确病因。胸闷气短有些是心脏或者是呼吸系统出现了问题,如果是心脏方面,一定要马上尽快地处理。排除了这些方面原因,是颈椎病,可以在颈椎专科或者中医专科进一步治疗,包括内
慢性气管炎根治偏方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并不存在根治的偏方,慢性支气管炎通常是不能够根治的,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往往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也不存在偏方,偏方一般都含有糖皮质激素,对于减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一定效果,但是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需要谨慎使用。
慢性气管炎三大症状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一般以晨起咳嗽为主,睡眠时也可有阵咳、咳痰。患者痰液一般为白色泡沫样或浆液样,偶可痰中带血。排痰量清晨较多,患者起床或体位变动时可刺激排痰。后两种症状包括喘息和气促,喘息明显者可能伴发支气管哮喘。若伴有胸闷、肺气肿时可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也可能是疾病进展到了慢阻肺阶段。
慢性气管炎如何根治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还有一种是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除咳嗽咳痰之外,伴有明显的喘息。根治支气管炎主要是在急性发作的时候,一定要彻底的治疗,不要后遗症状。另外,伴有喘息可用支气管扩张剂来缓解症状。当疾病缓解稳定期时,要注意通过非药物的疗法来提高自身免疫力,比如通过运动锻炼、呼吸训练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