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如何分期
大叶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呈大叶性分布,分期包括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肺叶肿胀暗红,有全身中毒症状等)、红色肝变期(发病3-4天,肺叶肿大暗红质实,咳铁锈色痰等)、灰色肝变期(发病5-6天,肺叶肿大灰白质实,痰液变化等)、溶解消散期(发病1周左右,病变组织变软,症状体征减轻等),不同分期有相应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医生可据此采取治疗措施。
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病变肺叶肿胀、暗红色。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内混有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因肺泡内尚没有大量的纤维素渗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减弱及胸膜摩擦音,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此期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需密切观察体征变化;老年患者则可能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变化需更加谨慎监测。
红色肝变期:发病第3-4天,病变肺叶进一步肿大,呈暗红色,质地变实,似肝脏,故称红色肝变期。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和一定量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此期渗出物中仍能检测出多量的肺炎链球菌。患者咳铁锈色痰,是由于肺泡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随痰液排出所致。胸痛较为明显,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患者呼吸急促,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儿童在红色肝变期可能咳嗽症状相对突出,且因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需通过观察呼吸、精神状态等综合判断;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肺炎引起的呼吸功能改变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特别注意心功能等的监测。
灰色肝变期:发病第5-6天,病变肺叶仍肿大,但充血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故称灰色肝变期。镜下见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少见。此期渗出物中肺炎链球菌多已被消灭,不易检出。患者咳出的痰液由铁锈色痰逐渐转为黏液脓痰。胸痛有所缓解,但呼吸困难依旧明显。体格检查肺部实变体征更加明显,X线检查可见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儿童在灰色肝变期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导致的肺部实变相鉴别,因儿童肺部病变可能发展较快;老年患者需注意防止因长期卧床等导致的肺部感染加重及相关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等。
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进入该期,病变肺组织质地变软,病灶消失,机体的防御功能显著增强,渗出物被溶解,由淋巴管吸收或经气道咳出。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X线检查可见病变区阴影密度逐渐减低,透亮度增加。儿童在溶解消散期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注意营养支持等促进恢复;老年患者在恢复过程中要注意逐步增加活动量,同时监测肝肾功能等,因为在炎症吸收过程中可能会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
大叶性肺炎的分期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不同分期有其相应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患者处于大叶性肺炎的哪个分期,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