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什么影响怀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盆腔微环境改变、免疫功能异常、卵巢功能受损、盆腔粘连影响等多方面导致不孕,如盆腔微环境改变中异位内膜引发炎症反应改变生化环境影响卵子运输等,免疫功能异常包括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细胞功能失调,卵巢功能受损有卵泡发育异常和黄体功能不足,盆腔粘连改变盆腔结构影响输卵管形态功能致不孕
一、盆腔微环境改变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内存在复杂的微环境改变。例如,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引发炎症反应,使得局部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异常活化,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会改变盆腔内的生化环境,影响卵子的拾取、运输以及受精卵的着床。研究表明,异常的细胞因子环境会干扰输卵管的蠕动功能,正常情况下输卵管的蠕动有助于将卵子从卵巢运输到子宫腔,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输卵管蠕动可能出现异常,从而阻碍受精卵的正常运输至子宫。
二、免疫功能异常
1.自身免疫反应: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出现紊乱,机体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例如,可能产生抗子宫内膜抗体,这种抗体可干扰胚胎着床相关的免疫调节机制。有研究发现,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胚胎着床率明显降低。同时,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也会发生改变,异位症患者盆腔内NK细胞活性增强,过度活跃的NK细胞可能对胚胎产生杀伤作用,影响怀孕。
2.免疫细胞功能失调:巨噬细胞在盆腔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巨噬细胞功能异常,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平衡和组织修复等过程。巨噬细胞异常分泌的物质会干扰胚胎与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正常情况下胚胎着床需要胚胎与子宫内膜之间有精准的相互识别和黏附过程,而免疫细胞功能失调会破坏这种精准的相互作用,导致怀孕困难。
三、卵巢功能受损
1.卵泡发育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影响卵巢的卵泡发育。异位病灶会破坏卵巢的正常结构,干扰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对卵泡发育的调控。研究显示,患者卵巢内卵泡发育可能出现停滞、闭锁等异常情况,导致可用卵泡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卵子的产生。例如,部分患者卵巢内小卵泡数量增多,但优质卵泡比例下降,使得能够排出的正常卵子数量减少,降低了受孕机会。
2.黄体功能不足:异位症还会影响卵巢的黄体形成和功能。黄体功能不足会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而孕激素对于维持子宫内膜容受性至关重要。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允许胚胎着床的一种生理状态,当孕激素水平不足时,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胚胎难以着床。有数据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黄体功能不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也是影响怀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盆腔粘连影响
1.盆腔结构改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容易导致盆腔内器官之间发生粘连,如卵巢与输卵管粘连、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等。盆腔粘连会改变盆腔内的解剖结构,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粘连可能导致输卵管伞端粘连闭锁,使卵子无法正常拾取;或者导致输卵管管腔狭窄、扭曲,影响受精卵的运输,使得受精卵无法顺利到达子宫腔着床,从而引起不孕。例如,严重的盆腔粘连可能使输卵管完全不通畅,精子和卵子无法相遇结合,或者受精卵无法被运输至子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