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常用药有哪些
肺心病的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尿减轻水肿,适用于肺心病伴水肿患者,使用时需注意电解质平衡等;正性肌力药增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肺心病出现心力衰竭且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不同年龄等使用需注意剂量等;血管扩张剂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适用于肺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年龄等使用需注意血压等;抗凝剂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适用于肺心病伴高凝状态患者,不同年龄等使用需注意出血风险等。
一、利尿剂
1.作用原理:通过促进肾脏排尿,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常用的有呋塞米,它能增加水、钠、氯、钾、钙、镁等的排泄,从而减轻水肿。
2.适用情况:适用于肺心病伴有水肿的患者,尤其是存在明显液体潴留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可使用,但需注意肾功能情况,若患者有严重肾功能不全,使用时需谨慎评估。在生活方式方面,使用利尿剂期间需注意保持电解质平衡,避免因利尿导致低钾等电解质紊乱,有相关研究表明肺心病患者使用利尿剂时约15%-20%会出现低钾血症。对于有基础病史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的患者,使用利尿剂也需综合考虑对基础疾病的影响。
二、正性肌力药
1.作用原理: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常用的有多巴胺,它可以直接激动心脏β受体,也可激动血管平滑肌α受体和多巴胺受体,小剂量时主要激动多巴胺受体,使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及脑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中等剂量时激动β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大剂量时激动α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2.适用情况:适用于肺心病出现心力衰竭,且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剂量调整,儿童使用正性肌力药需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剂量。女性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时期使用需谨慎评估风险效益比。有基础心脏病史的患者使用时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变化,因为正性肌力药可能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对于有冠心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可能加重心肌缺血等情况。
三、血管扩张剂
1.作用原理: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常用的有硝酸甘油,它可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使全身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少,静脉回流减少,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解除心肌缺氧。
2.适用情况:适用于肺心病伴有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对血压等的影响,儿童使用需严格控制剂量。女性在特殊时期使用要考虑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有低血压病史等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血管扩张剂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对于有脑血管疾病等患者,血压下降可能会加重脑缺血等情况。
四、抗凝剂
1.作用原理: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常用的有肝素,它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2.适用情况:对于肺心病伴有高凝状态的患者,如存在长期卧床、血液黏稠度增高等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要注意出血风险等差异,儿童使用肝素需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女性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时期使用需评估出血风险与治疗必要性。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等患者禁用或慎用,因为抗凝剂可能导致出血并发症,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等患者使用抗凝剂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