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和低置胎盘的区别
前置胎盘与低置胎盘在定义上,前置胎盘是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等且位置低于胎先露部,依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关系分完全性等类型,低置胎盘是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小于20mm但未达宫颈内口;临床表现上,前置胎盘有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且不同类型出血有差异,低置胎盘也有阴道流血但量较少、时间相对较晚;对妊娠结局及处理影响方面,前置胎盘易致大出血危及母婴生命,需综合判断处理,低置胎盘大出血风险相对低但也需监测处理;发病相关因素上,两者都与子宫内膜损伤等有关,前置胎盘还与胎盘异常等有关,低置胎盘部分有胎盘向上迁移可能;特殊人群中多次流产史、年龄大的孕妇风险更高,孕期需密切产检,生活方式无特殊直接影响因素但健康生活方式有益。
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可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中央性前置胎盘),即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部分性前置胎盘,即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边缘性前置胎盘,即胎盘下缘附着于宫颈内口边缘。
低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的距离小于20mm,但未达到宫颈内口。
临床表现方面
前置胎盘:典型症状是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较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且出血频繁,量较多;部分性前置胎盘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介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之间;边缘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较晚,多在妊娠37-40周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
低置胎盘:主要症状也是阴道流血,相较于前置胎盘,出血量一般较少,出血时间相对较晚,多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现。
对妊娠结局及处理的影响方面
前置胎盘:由于胎盘位置低,在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容易发生大出血,严重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处理上需要根据孕周、出血情况、胎儿状况等综合判断,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如孕周较小但出血严重威胁产妇生命时,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
低置胎盘:相对前置胎盘而言,发生大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时仍需密切监测阴道流血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如果临近分娩时胎盘位置无明显改善,可能需要剖宫产终止妊娠。
发病相关因素方面
前置胎盘:可能与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如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胎盘异常(如胎盘面积过大、胎盘形态异常等)、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等因素有关。例如,有过多次剖宫产史的产妇,子宫下段瘢痕形成,胎盘为了摄取足够营养,可能会附着于子宫下段,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风险。
低置胎盘:其发生也与子宫内膜损伤等因素相关,但相对于前置胎盘,胎盘位置相对没那么低,可能是在妊娠早期胎盘位置较低,但随着子宫的增大,胎盘有向上迁移的可能,不过也有部分低置胎盘会持续存在。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有多次流产史的女性,发生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的风险更高,在孕期需要更密切的产检,早期发现胎盘位置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监测和处理措施,保障母婴安全。年龄较大的孕妇,身体状况和子宫环境等因素可能影响胎盘的正常附着,也需要加强对胎盘位置的监测。在生活方式方面,没有特殊的直接影响因素,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孕期的良好状态,比如合理饮食、适当休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