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要死之前的症状
尘肺病临终前有呼吸功能严重衰竭相关表现(极度呼吸困难、紫绀)、循环系统受累表现(右心衰竭相关症状)、多器官功能衰竭相关表现(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极度消瘦全身乏力等),特殊人群在尘肺病临终阶段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要注重舒适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女性患者需给予更多心理关怀及兼顾性别特点护理;有其他基础病史的患者要遵循基础疾病相关护理原则以稳定身体状况。
极度呼吸困难: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气促,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感到呼吸费力,难以正常换气。这是因为尘肺病导致肺部广泛纤维化,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受损,氧气摄入不足,二氧化碳排出困难。例如,大量的粉尘沉积在肺部,使肺泡结构破坏,肺组织弹性下降,气体交换面积大幅减少,从而引发严重的呼吸困难。
紫绀:口唇、指甲等部位呈现青紫色,这是由于血液中缺氧,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当肺部功能极度恶化时,血液中的氧含量过低,无法满足机体的基本需求,导致外周循环的血液颜色发生改变,通过皮肤黏膜表现出来。
循环系统受累表现
右心衰竭相关症状:可能出现下肢水肿,这是因为右心功能不全,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还可能有心悸、胸闷等表现,心脏为了弥补肺部气体交换不足的情况,需要加强收缩来维持血液循环,但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会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受损,出现一系列心脏不适症状。
多器官功能衰竭相关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由于全身器官功能衰竭,包括脑部的血液供应和氧供受到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例如,肺部功能衰竭导致血气严重异常,血氧分压极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极度升高,进而影响脑部的正常代谢和神经功能,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
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表现。因为全身代谢紊乱,胃肠功能受到影响,肝脏、胃肠道等器官的血液灌注相对不足,消化酶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其他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极度消瘦、全身乏力等情况,这是由于机体长期处于消耗状态,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且代谢紊乱,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功能逐渐衰退。
特殊人群在尘肺病临终阶段的注意事项
老年尘肺患者
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本身就处于衰退状态,在尘肺病临终阶段,要更加注重舒适护理。应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温度适宜,避免过多的探视和干扰,让患者尽可能处于平静的状态。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医护人员。由于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进行相关护理操作时要更加轻柔,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女性尘肺患者
女性患者在临终阶段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心理状态,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怀。医护人员和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安慰和支持。在护理方面,要注意女性患者的个人卫生和舒适感,如保持皮肤清洁、提供舒适的体位等。同时,考虑到女性患者的特殊生理情况,在观察病情和进行护理操作时要兼顾其性别特点。
有其他基础病史的尘肺患者
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尘肺患者,在临终阶段要严格遵循其基础疾病的相关护理原则。例如,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在保证患者营养的同时,避免血糖出现过大波动。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按照基础疾病的管理要求进行相应的护理,确保患者在尘肺病临终阶段的身体状况尽可能稳定,减少因基础疾病与尘肺病相互影响带来的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