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呼吸道感染因解剖部位、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有差异,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感染症状轻、病毒为主,诊断靠临床表现和血常规;下呼吸道含气管等,感染全身症状重、细菌常见,需胸部影像等诊断,不同年龄和有基础病者表现不同,长期吸烟和处污染环境者易感染且病情重。
一、解剖部位差异
上呼吸道主要包括鼻腔、咽、喉等部位;下呼吸道则涵盖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及肺泡等结构。不同解剖部位的感染在症状表现及病原体侵袭特点上会因各自结构特性有所不同,比如鼻腔黏膜感染时易出现鼻塞等症状,而气管感染可能更多引发咳嗽等与气道相关的表现。
(一)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上呼吸道相对较短且宽,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感染时更易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而儿童下呼吸道的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软骨柔软,黏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感染后更容易发生痰液阻塞,导致通气障碍,不同年龄阶段在感染时的解剖部位相关症状表现会因自身解剖发育特点而有差异。
二、症状表现区别
(一)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多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能有低热或轻度畏寒、头痛等。例如普通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以鼻部症状为主的称为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等。
(二)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
下呼吸道感染时全身症状往往相对较重,多有发热(体温可较高)、咳嗽、咳痰,可伴有胸闷、气促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比如肺炎作为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除了有咳嗽、咳痰外,还可能出现高热、寒战、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等表现。
(一)年龄因素影响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拒食等情况;而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时,由于其呼吸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如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等表现可能不明显,而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容易发展为重症,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需要更加密切关注。
三、病原体类型及感染特点
(一)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相对较少见,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有脓涕、咳黄痰等表现。
(二)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多样,细菌感染较为常见,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由病毒、支原体等引起,例如支原体肺炎主要累及下呼吸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一)生活方式因素影响
长期吸烟的人群,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会受到影响,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无论是上呼吸道还是下呼吸道感染,病情可能相对更重,恢复也更慢。经常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会增加,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也相应提高,因为有害颗粒等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局部的抵抗力。
四、诊断方法差异
(一)上呼吸道感染诊断
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等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一般可临床诊断。
(二)下呼吸道感染诊断
除了临床表现外,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往往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可发现肺部的炎症浸润影等,同时结合痰液培养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原体。
(一)病史因素影响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时病情更容易加重,且诊断和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感染的影响以及感染对基础疾病的进一步恶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