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ct影像学表现
肺水肿的CT影像学表现因类型不同而有差异,心源性肺水肿早期双肺门影增大模糊等,进展期出现斑片状等影;非心源性肺水肿中ARDS相关肺水肿呈弥漫性影等,尿毒症性肺水肿见双肺纹理等改变,且有肺叶分布、血管改变、间质改变等特征性细节,心源性多呈蝶翼状分布等。
一、不同类型肺水肿的CT表现
心源性肺水肿:
早期表现:双肺门影增大模糊,肺纹理增多、增粗且边缘模糊,以肺门区及中内带明显。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异常导致肺静脉回流受阻,液体首先在肺间质积聚,引起肺纹理改变。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心源性肺水肿的CT表现可能因基础心脏疾病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儿童心源性肺水肿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CT上除了上述肺纹理改变外,可能还会有心脏结构的异常改变;老年人则多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有关,心脏增大等表现可能更明显。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基础心脏疾病的发生可能有一定性别倾向,如冠心病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等。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血压、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心源性肺水肿的发生风险,在CT表现上可能提示病情相对较重。
进展期表现:出现斑片状或大片状磨玻璃影,可融合成大片,多分布于肺野中内带,呈对称性分布。这是由于肺间质水肿进一步发展,液体进入肺泡腔,导致肺泡实变。此时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长期高血压病史患者,CT表现提示病情已较严重,需要积极治疗。
非心源性肺水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相关肺水肿: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磨玻璃影、实变影,可伴有网格影,病变分布不均匀,以dependent区域(依赖部位,如仰卧位时的肺下垂部位)相对明显。ARDS的发生可能与严重感染、创伤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患者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ARDS相对少见,但CT表现类似,需要关注其基础病因;老年人发生ARDS时,往往病情更复杂,CT表现可能更难以恢复。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基础疾病的诱因可能有性别相关,如女性可能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诱发ARDS。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ARDS的易感性,在CT上显示病变范围可能更广。
尿毒症性肺水肿:CT可见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可见斑片状阴影,双下肺明显。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等原因导致肺水肿,年龄上不同年龄段的尿毒症患者CT表现类似,但需要考虑年龄对肾功能的影响,从而影响肺水肿的程度。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长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等方面的管理,CT表现提示肺水肿与尿毒症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二、CT表现的特征性细节
肺叶分布:心源性肺水肿多呈蝶翼状分布,即双肺门周围大片状阴影,向肺野外周延伸,形似蝴蝶翅膀。这是因为心脏功能障碍导致肺静脉压升高,液体首先在肺门周围的肺组织积聚。非心源性肺水肿如ARDS,病变分布不均匀,没有固定的典型肺叶分布模式,但依赖部位受累相对更明显。
血管改变:肺水肿时可见肺血管纹理增粗、模糊,肺动脉段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膨隆。心源性肺水肿时,由于肺静脉回流受阻,肺静脉增粗更为明显;非心源性肺水肿时,肺动脉改变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可见肺血管纹理的异常。
间质改变:在CT上可显示间质增厚,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呈“KerleyB线”,多见于肋膈角区,是肺小叶间隔水肿增厚的表现;还可见“KerleyA线”,为较长的线条状影,自肺门向外周延伸,提示肺间质水肿较严重。不同类型的肺水肿间质改变的程度和分布可能有所不同,心源性肺水肿时间质改变相对更常见于肺门周围及中内带,非心源性肺水肿如ARDS时间质改变也较为明显,但分布更弥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