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治疗方法
褥疮的处理包括局部减压与创面清洁,通过定时翻身、使用辅助器具减压,用生理盐水等清洁创面;选择合适创面敷料,如湿性敷料(水胶体、藻酸盐)和抗菌敷料;进行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严重时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或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在各环节需注意调整相关操作和参数。
一、局部减压与创面清洁
1.局部减压:对于褥疮患者,首要的是解除局部压迫,这是阻止褥疮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对于高危人群甚至需要更频繁的翻身操作。翻身时要避免拖拉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翻身频率和力度需有所调整,例如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翻身时动作要轻柔;老年人骨骼脆弱,翻身时要注意保持身体轴线平稳。长期卧床者还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床垫等辅助器具,通过交替充气或减压功能,减少身体局部持续受压。
2.创面清洁:保持褥疮创面清洁是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的重要环节。使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清洗,可轻柔地去除创面的分泌物、坏死组织等。对于创面有轻度感染迹象的患者,可根据医生判断选择合适的温和消毒剂进行清洁,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消毒剂损伤新生组织。清洗频率可根据创面情况而定,一般每日1-2次。
二、创面敷料的选择与应用
1.湿性敷料:湿性敷料是常用的促进褥疮愈合的材料。例如水胶体敷料,它能够吸收创面渗出液,创造湿润的愈合环境,有利于上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水胶体敷料适用于浅度溃疡、部分皮层损伤的褥疮创面。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在使用水胶体敷料时要注意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进行合适的裁剪,儿童创面较小,裁剪需更精准。藻酸盐敷料也是一种常用的湿性敷料,它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能够吸收大量渗出液,形成凝胶,为创面愈合提供适宜环境,适用于中度至高度渗出的褥疮创面。
2.抗菌敷料:当褥疮创面存在感染风险或已有轻度感染时,可使用抗菌敷料。银离子抗菌敷料是常见的类型,银离子具有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创面细菌生长,预防和控制感染。但在使用抗菌敷料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创面反应,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要注意防止银离子吸收过量等潜在风险。
三、营养支持
1.蛋白质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对于褥疮愈合至关重要。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不同年龄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需求量相对较高;老年人由于代谢减缓等因素,也需要保证适量优质蛋白质摄入。例如,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蛋白质摄入量约为1.5-2.0克,老年人可根据身体状况适当调整,但一般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维持在每千克体重1.0-1.2克左右。
2.维生素与矿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以及锌等矿物质对创面愈合也有重要作用。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创面修复;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细胞免受损伤;锌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患者可通过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来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通过食用坚果、瘦肉、海鲜等获取锌元素。
四、医疗干预手段
1.负压创面治疗:对于较深的褥疮创面,负压创面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在创面上放置负压引流装置,利用负压原理促进创面血液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该方法适用于一些较严重的褥疮情况,但在儿童等特殊人群中使用时要严格控制负压参数,避免对儿童娇嫩组织造成过度损伤。
2.手术治疗:当褥疮创面非常严重,出现大面积坏死组织、溃疡难以通过保守治疗愈合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清创术、皮瓣移植术等。但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创面情况,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加谨慎地权衡利弊。例如,皮瓣移植术需要考虑皮瓣的血运情况以及与受区的适配性等,在儿童患者中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对皮瓣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