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褥疮怎么办
褥疮预防需从体位管理、皮肤清洁保湿入手,定期评估并依分期处理,充足营养利于愈合,不同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长期卧床患者要定时翻身、用专业床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湿,定期评估皮肤分期处理,保证营养摄入,老年、儿童、肥胖患者有不同护理要点
一、褥疮的预防措施
1.体位管理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定时更换体位是预防褥疮的关键。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采用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交替的方式。例如,仰卧位时,可在足跟、肘部等易受压部位垫软枕,使身体与床面接触面积增大,降低局部压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娇嫩且骨骼发育未完善,更要注意轻柔翻身,避免造成皮肤损伤。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皮肤和身体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同,儿童皮肤薄嫩,更需谨慎操作。
对于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使用专业的褥疮防治床垫,如气垫床,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使身体受压部位不断变化,减少局部持续受压时间。
2.皮肤清洁与保湿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拭身体,尤其是易出汗部位和皮肤褶皱处。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8-40℃,避免烫伤皮肤。对于儿童,皮肤更加敏感,水温应适当降低。清洁后可涂抹性质温和的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例如,选择含有天然油脂成分的婴儿专用润肤霜,既保湿又不会刺激儿童皮肤。
二、褥疮的评估与分级处理
1.褥疮评估
定期对长期卧床患者的皮肤进行评估,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完整性等情况。常用的褥疮分期包括:Ⅰ期褥疮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麻木,皮肤完整;Ⅱ期褥疮为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表现为浅溃疡,基底部红润;Ⅲ期褥疮涉及皮肤全层缺损,可看到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未外露;Ⅳ期褥疮则有骨骼、肌腱等外露,常伴有感染。
2.不同分期处理
Ⅰ期褥疮:首先要解除压迫因素,增加翻身次数,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可使用透明贴等敷料保护皮肤,促进皮肤恢复。
Ⅱ期褥疮:对于浅溃疡,要保持创面清洁,可使用水胶体敷料等促进创面愈合。避免创面受到进一步摩擦和污染。
Ⅲ期和Ⅳ期褥疮:需要及时就医,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可能涉及清创、抗感染治疗以及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覆盖创面等。例如,清创可采用外科清创或酶学清创等方法,对于感染的创面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三、营养支持对褥疮的影响
1.营养与创面愈合关系
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褥疮患者的创面愈合至关重要。蛋白质是创面修复的重要原料,患者应保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也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可通过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获取,如橙子、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坚果等富含维生素E。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均衡的饮食,满足其生长发育和创面修复对营养的需求,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褥疮难以愈合或加重。
同时,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过高的血糖可能会影响创面的愈合,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长期卧床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皮肤松弛、弹性差,血液循环相对较慢,更易发生褥疮。除了常规的体位管理和皮肤护理外,要特别注意观察其皮肤细微变化,及时发现早期褥疮迹象。在护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强行擦拭皮肤。
2.儿童患者
儿童长期卧床时,由于好动性相对较弱但皮肤更娇嫩,要更加精心护理。在选择体位调整工具和敷料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体特点,确保使用的产品安全无刺激。例如,选择适合儿童尺寸的气垫床和合适的润肤霜等。
3.肥胖患者
肥胖患者体重较大,身体受压部位更多且压力更大,发生褥疮的风险更高。除了加强翻身等常规护理外,可使用特殊的减压设备,如加宽的软枕等,分散身体压力。同时,要注意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等方式,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减轻体重,降低褥疮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