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有哪些
继发性肺结核常见类型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结核性胸膜炎。浸润性肺结核多在肺尖和锁骨下区域,有渗出等病理表现及相应临床症状;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有厚壁空洞及纤维组织增生,有传染性等临床特点;干酪性肺炎是重型,有大片干酪样坏死等病理及急骤起病等临床症状;结核球是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多无症状或有相应症状;结核性胸膜炎分干性和渗出性,有不同临床症状。
一、继发性肺结核的常见类型
(一)浸润性肺结核
1.病理特点:多发生在肺尖和锁骨下区域,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类型。病理表现主要为渗出、浸润和小干酪样坏死灶等,影像学上常表现为云絮状、斑片状阴影。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内源性复燃,即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病菌潜伏在体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菌重新繁殖引起发病。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免疫力相对较弱,感染后更易发展为浸润性肺结核;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降低,也较易罹患。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过度劳累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有既往结核病史的人群,若免疫力波动,也容易引发浸润性肺结核复发呈现为浸润性表现。
2.临床特点:症状多样,可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肺部阴影。
(二)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1.病理特点:特点是肺内有厚壁空洞形成,空洞壁较坚韧,周围有广泛的纤维组织增生。这是由于浸润性肺结核未及时治疗,病情迁延发展而来。其发生与患者自身免疫力持续较低以及治疗不规范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中,成年人若既往肺结核治疗不彻底,更易发展为此型;儿童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儿童时期患肺结核未得到规范治疗,也可能出现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生活方式上,长期营养不良、频繁接触结核患者等会影响病情发展。有肺结核病史且治疗不规范的人群是高危人群。
2.临床特点:患者常有慢性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空洞内的结核菌可不断排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患者可能伴有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肺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干酪性肺炎
1.病理特点:属于重型肺结核,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且对结核菌高度过敏的患者。病理表现为肺组织大片干酪样坏死,影像学上呈大叶性或小叶性致密实变影,内有多个不规则的虫蚀样空洞。其发病主要是大量结核菌侵入肺部,导致剧烈的组织反应。在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罹患,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生活方式中,极度营养不良、长期处于恶劣环境等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有严重基础疾病且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高发人群。
2.临床特点:起病急骤,有高热、寒战、咳嗽、咳大量脓痰(可含干酪样物质)等症状,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四)结核球
1.病理特点:是一种有纤维包裹、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直径一般在2-5cm之间。多为浸润性肺结核干酪样坏死灶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其形成与局部组织的免疫反应和修复能力有关。生活方式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但整体机体免疫力状况会影响结核球的形成和发展。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局部组织修复过程中形成包裹的人群易出现结核球。
2.临床特点: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当结核球内的结核菌重新活跃时,可出现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也可能继发感染。
(五)结核性胸膜炎
1.病理特点:分为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是结核累及胸膜引起的纤维素性炎症,无胸腔积液;渗出性胸膜炎是在干性胸膜炎基础上发展为胸腔积液,积液多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其发生是结核菌感染胸膜引起的免疫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可能因感染结核菌后累及胸膜引发结核性胸膜炎;成年人也较为常见。生活方式中,劳累、免疫力低下等会增加发病风险。有结核病史或接触结核患者的人群,若结核菌累及胸膜,易患结核性胸膜炎。
2.临床特点:干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胸痛,疼痛呈针刺样,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渗出性胸膜炎除了有胸痛外,还可出现胸闷、气短、发热等症状,胸腔积液较多时可压迫肺组织,导致呼吸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