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吃什么药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抗感染药物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症治疗有止咳祛痰的右美沙芬、氨溴索及缓解多种症状的复方制剂酚麻美敏片;抗感染药物分抗病毒的奥司他韦、利巴韦林和抗菌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儿童用药要优先非药物干预、谨慎选药及关注基础疾病;老年人要注意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及药物相互作用;孕妇用药需特谨慎,权衡利弊,优先非药物干预,必须用药遵医嘱。
一、对症治疗药物
(一)止咳祛痰药
1.右美沙芬:适用于无痰干咳的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情况,其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中枢性镇咳作用,对于成人及≥12岁儿童的无痰干咳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缓解咳嗽症状,让患者感觉舒适。
2.氨溴索:属于黏液溶解剂,可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适用于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需根据年龄等情况合理使用)都能帮助改善咳痰困难的状况。
(二)复方制剂
1.酚麻美敏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可缓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多种症状,适用于成人出现上述多种症状的情况,但儿童使用需谨慎,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考量。
二、抗感染药物
(一)抗病毒药物
1.奥司他韦:如果上呼吸道感染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对于≥1岁的儿童流感患者以及成人流感患者,在出现症状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可以减轻流感症状、缩短病程。它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新形成的病毒粒子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在体内的传播。
2.利巴韦林:对于某些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一定作用,但使用时需谨慎,因为其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等,一般不作为首选,仅在明确有病毒感染且其他药物效果不佳等特殊情况下考虑使用,儿童使用更需严格评估利弊。
(二)抗菌药物
1.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当明确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考虑使用,例如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细菌感染表现时。但使用前需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对于儿童要根据体重等准确计算用量,且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
2.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等,也是针对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当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或存在其他不适合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情况时可选用,同样要注意儿童的用药剂量等问题,依据儿童的年龄、体重以及感染程度等来合理应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多喝温水,有助于湿润呼吸道,缓解咳嗽;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在药物选择上要格外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例如,小于6岁的儿童一般不推荐使用含有右美沙芬等成分的复方止咳药,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能力较弱,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如果需要使用止咳祛痰药,应选择儿童专用的剂型,如氨溴索糖浆等,并且严格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来准确用药。
2.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哮喘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时,要更加谨慎用药,因为某些止咳药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在选择药物时需告知医生患儿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
(二)老年人
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时,由于其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例如,使用一些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的抗菌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同时,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老年人如果同时在服用抗凝药物,使用某些抗感染药物时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等,所以在用药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老年人的用药史等情况。
(三)孕妇
孕妇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时,用药需特别谨慎。许多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所以在选择药物时要权衡利弊。例如,一般不推荐孕妇使用具有较强致畸性或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对于止咳祛痰药,可优先考虑安全性相对较高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通过饮食调理等。如果必须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某些相对安全的止咳糖浆等,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能自行随意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