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B超子宫附件子宫内膜癌可以检查出来吗
B超是检查子宫内膜癌的常用影像学方法之一,有初步评估作用,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和回声,但无法确诊,受肥胖、子宫位置等因素影响,需结合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来明确是否为子宫内膜癌,不同人群需医生个体化安排评估。
一、B超检查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
B超是检查子宫内膜癌的常用影像学方法之一,有一定的检出价值,但通常不能仅依靠B超确诊子宫内膜癌,还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一)B超对子宫内膜癌的初步评估
1.子宫内膜厚度观察
正常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会随月经周期变化,一般在月经刚干净时较薄,约4-6mm,排卵后可增厚至8-10mm左右。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往往增厚,超声下可表现为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厚度多大于10mm。但需注意,子宫内膜增厚不一定就是子宫内膜癌,一些良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等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筛查线索。例如,有研究显示,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超过12mm时,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相对增加,但这不是绝对的诊断依据。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子宫内膜厚度的意义有所不同。绝经后女性正常子宫内膜厚度一般小于5mm,如果绝经后女性超声发现子宫内膜厚度≥5mm,就需要引起重视,进一步排查子宫内膜癌等病变。这是因为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应处于较薄状态,增厚提示可能存在异常病变。
2.子宫内膜回声情况
B超可以观察子宫内膜的回声状况。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回声往往不均匀,可能出现异常的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区。与正常均匀的子宫内膜回声不同,异常的回声提示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可能发生了改变。不过,回声情况的判断也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分析,因为一些炎症等病变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
二、B超检查子宫内膜癌的局限性
1.无法确诊
B超检查只能提供子宫内膜的形态、厚度、回声等影像学信息,不能明确病变的性质,也就是不能确定增厚的子宫内膜到底是良性增生还是恶性的癌组织。要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活检,通过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例如,即使B超发现子宫内膜增厚且回声异常,也需要通过刮宫或宫腔镜下取组织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定是否为子宫内膜癌。
2.受多种因素影响
肥胖因素:肥胖患者由于腹部脂肪较厚,超声图像可能会受到一定干扰,影响对子宫内膜观察的清晰度,从而可能导致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评估出现偏差。肥胖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可能也会有一定变化,这也可能间接影响子宫内膜的表现,使得B超对子宫内膜癌的检查效果不如非肥胖女性理想。
子宫位置: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等异常位置可能会影响B超探头的操作和图像的获取,导致对子宫内膜观察不全面,可能遗漏一些病变情况。比如后屈子宫,在进行经腹部B超检查时,由于子宫位置的影响,可能无法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的全貌,从而影响对子宫内膜癌的排查。
三、B超检查子宫内膜癌的其他相关检查结合
1.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病变部位等情况,并且可以在宫腔镜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相比单纯B超,能更直观地发现子宫内膜的病变,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性。对于B超提示子宫内膜异常的患者,宫腔镜检查是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例如,宫腔镜下可以看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灶呈菜花样、结节状等异常形态,同时可以精准选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
2.子宫内膜活检
刮宫活检:包括诊断性刮宫和分段刮宫。分段刮宫是分别刮取宫腔和宫颈管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区分子宫内膜癌是原发于宫腔还是累及宫颈有重要意义。通过刮宫获取子宫内膜组织后,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等情况,判断是否为癌细胞以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等,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等非常关键。
子宫内膜吸取活检:这是一种相对微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吸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一些不愿接受刮宫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但该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可能存在取材不足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活检方式。
总之,B超可以作为检查子宫内膜癌的初步筛查手段,但不能仅凭B超确诊子宫内膜癌,需要结合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多种检查方法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进行相关检查时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安排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