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病原体包括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及相应体征;诊断靠影像学(胸部X线或CT)和实验室(血常规、病原学)检查;治疗分抗感染(依病原体选药,考虑年龄因素)和对症支持(针对发热、呼吸困难等);预防可通过增强免疫力、疫苗接种(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疫苗)、避免危险因素(如戒烟、避人群密集场所)。
一、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二、病原体
1.细菌
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在各个年龄段均可感染,不同年龄人群感染肺炎链球菌的风险有所不同,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更易感染,其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等途径侵入人体引发肺部炎症。
流感嗜血杆菌也是常见病原体,在儿童中较为多见,与儿童的呼吸道生理特点等因素有关,儿童呼吸道防御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流感嗜血杆菌的侵袭。
2.病毒
如流感病毒,在流感流行季节高发,不同年龄段人群均有易感性,尤其在冬季等流感高发期,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病毒可通过气溶胶等方式传播,进入人体后侵犯呼吸道引发炎症。
腺病毒也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之一,可感染各年龄段人群,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儿童之间密切接触等因素,容易造成腺病毒的传播流行,引发肺部炎症。
3.非典型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在青少年群体中相对高发,其感染与生活环境、人群密集程度等有关,例如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出现聚集性感染,通过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后引起肺部炎症。
肺炎衣原体也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感染人群广泛,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感染风险可能有所差异,例如生活不规律、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感染。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发热:不同年龄段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发热较为明显,体温可高达39℃以上,而老年人发热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低热或体温正常;可伴有寒战,尤其在细菌感染时较为常见。
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咳痰,肺炎链球菌感染时,咳痰可呈铁锈色痰,这是其较为典型的表现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
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儿童可能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等,不同年龄人群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与呼吸功能特点相关,儿童呼吸频率相对较快,呼吸困难时表现更易察觉。
2.体征
肺部体征:早期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随着病情进展,可闻及湿啰音,不同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肺部体征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在实变期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胸部X线可发现肺部的浸润影等异常改变,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步诊断有重要价值,不同病原体感染在影像学上可能有一定特征,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常表现为大叶性或lobar分布的浸润影;胸部CT检查对于肺部病变的观察更为细致,尤其对于一些不典型部位的肺炎或病变较隐匿的情况,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帮助准确判断肺部炎症的范围等情况,在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中,CT检查有时能更精准地发现病变。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帮助判断感染类型,细菌感染时通常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在儿童中,血常规的变化对于病情判断有重要参考意义,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血常规的细微变化都可能提示病情的不同阶段。
病原学检查:包括痰涂片、痰培养、血培养等,痰涂片镜检可初步观察病原体形态等,痰培养有助于明确具体的病原菌,血培养对于明确是否为血流感染相关的肺炎等有重要意义,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免疫抑制人群等,病原学检查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感染后的病情可能更复杂,需要准确的病原学依据来指导治疗。
五、治疗原则
1.抗感染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肺炎支原体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例如儿童应避免使用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某些抗生素,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有效的药物;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需要更加谨慎。
2.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发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为主,尤其是儿童,避免过度使用退热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当体温过高时可谨慎选择合适的退热方法;对于呼吸困难患者,可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吸氧浓度等,不同年龄人群对吸氧的耐受程度和需求有所不同,需要精细调整。
六、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采取不同的增强免疫力措施,儿童可通过合理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老年人可通过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等方式来增强免疫力。
2.疫苗接种
如肺炎链球菌疫苗,儿童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可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来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流感疫苗对于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也有重要作用,不同年龄人群根据自身情况接种相应疫苗,例如儿童在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3.避免危险因素
避免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风险,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避免吸烟;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与流感患者的接触,降低感染病毒的机会,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更应注意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