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诊断方法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专科检查等,患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医生需详细询问患者眩晕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以及既往疾病史和用药史,这些信息对初步判断眩晕类型和可能病因至关重要。
2.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以及神经系统、耳部、眼部等相关检查,特别关注眼球震颤、听力障碍、平衡失调等体征,这些可能提示前庭功能受损或耳部疾病。
3.专科检查
根据初步诊断,进行针对性专科检查。如怀疑耳源性眩晕,需进行耳科检查,包括外耳道形态、鼓膜形态、听功能检查等;若怀疑神经源性眩晕,则需进行神经科检查,如感觉检查、运动系统检查、神经反射检查等。
4.辅助检查
借助听力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颅脑CT、颅脑磁共振、颅脑血管成像等,直观显示病变部位和性质,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针对眩晕症状,可使用前庭抑制剂改善内耳循环,减轻眩晕感;抗组胺药减轻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
2.康复治疗
眩晕症状缓解后,患者应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训练、眼球运动训练等,逐步提高前庭功能适应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3.手术治疗
对于少数经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如因内耳肿瘤、严重颈椎病压迫等原因导致的眩晕,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