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可能造成的症状包括发热与寒战、过敏反应、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呼吸道症状等。
1、发热与寒战
血吸虫进入人体后触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患者常出现间歇性或不规则发热,体温可骤升至39℃以上,伴畏寒、寒战,热退后自觉症状改善,重症者发热可持续数月。
2、过敏反应
血吸虫刺激免疫系统引发变态反应,表现为皮肤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呼吸道支气管哮喘,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严重过敏者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3、消化系统症状
血吸虫在肠道寄生破坏黏膜,导致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大便初为稀水样,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每日3-5次,重症者可达十余次,伴恶心、呕吐及腹部压痛。
4、肝脾肿大
90%以上患者肝脏肿大伴压痛,以左叶为主,半数患者脾脏轻度肿大,随病程进展,肝脏质地由软变硬,表面出现结节,脾脏逐渐增大至可触及肋下。
5、呼吸道症状
血吸虫或代谢产物经血液循环至肺部,引发咳嗽、气喘、胸痛,重症者咳血痰,肺部X线可见弥漫性云雾状阴影,异位血吸虫病还可能表现为痰中带血丝。
血吸虫病早期症状易被忽视,若接触疫水后出现发热、皮疹、腹泻等症状,或发现肝脾肿大,应立即进行粪便虫卵检测、血清学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腹水、巨脾、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门静脉高压情况。治疗以抗血吸虫药物为主,配合对症支持治疗,避免接触疫水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