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柯萨奇病毒A组和埃可病毒,通过粪-口、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尤其是5-10岁高发,成年人免疫力正常时症状轻或无症状但可传播,不注意卫生、在人员密集通风差场所停留久易增加感染风险
粪-口途径:病毒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等经口进入人体。例如,儿童如果接触了被肠道病毒污染的水源,或者食用了被污染的未洗净的瓜果等,就有可能感染肠道病毒引发疱疹性咽峡炎。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水源或食物容易被污染的环境中,儿童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
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周围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空气流通不畅,这种飞沫传播的风险会增加。比如,一个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儿童在教室中咳嗽,其周围的其他儿童就有可能通过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而感染发病。
密切接触传播:与患者直接接触,如拥抱、握手等,或者接触了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儿童之间在玩耍过程中密切接触较多,所以在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密切接触传播也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例如,两个儿童一起玩耍时,一个感染了肠道病毒,通过接触对方的玩具等物品,另一个就可能被传染而患上疱疹性咽峡炎。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在生活中往往更容易接触到可能被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同时在集体场所中密切接触和飞沫传播的机会较多,所以儿童尤其是5-10岁的儿童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人群。而对于成年人,如果自身免疫力正常,感染后可能症状相对较轻或者不出现明显症状,但也可能成为病毒的携带者传播病毒给儿童等易感人群。另外,生活方式方面,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增加感染肠道病毒引发疱疹性咽峡炎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