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的典型表现
小儿肠套叠有阵发性腹痛,表现为婴儿突然哭闹不安等,间隔反复发作;早期呕吐胃内容物等,新生儿及小婴儿呕吐可能不典型;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腊肠样等包块,较胖小儿触摸有难度;发病6-12小时可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有既往病史者再次出现相关症状时果酱样血便可能提示复发。
一、阵发性腹痛
1.表现特点:小儿肠套叠时,患儿会突然出现剧烈的阵发性腹痛,婴儿表现为突然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双手紧握,双腿向上蜷曲,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隔数分钟后又反复发作。这是因为肠管发生套叠后,肠管蠕动导致痉挛性疼痛,由于小儿不会用语言准确表达,主要通过哭闹等表现来体现。
2.年龄因素影响:婴幼儿无法清晰诉说腹痛,主要以阵发性哭闹为突出表现,家长需密切观察其哭闹的规律和特点,与正常状态区分开来。
二、呕吐
1.表现情况:早期呕吐多为胃内容物,随后可含有胆汁,甚至可为粪便样物。这是由于肠套叠造成肠道梗阻,近端肠管蠕动增强,将胃内容物及肠道内物质向上推送,导致呕吐。
2.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新生儿及小婴儿呕吐可能不太典型,容易被忽视,家长要注意观察其呕吐物的性状变化。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婴儿,要留意呕吐物是否有胆汁等异常情况。
三、腹部包块
1.表现特征:在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腊肠样、表面光滑、稍可活动、有压痛的包块。这是因为套叠的肠管形成肿块,当肠管套叠到一定程度时,可在腹部摸到明显的包块。
2.特殊人群注意:对于较胖的小儿,触摸腹部包块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仔细检查,同时要轻柔操作,避免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四、果酱样血便
1.表现及原理:发病后6-12小时可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这是肠套叠的特征性表现之一。由于肠套叠导致肠壁血管破裂,血液与肠黏液混合,形成果酱样便。
2.年龄与病史考虑:如果患儿有过类似肠套叠的病史,再次出现相关症状时,果酱样血便的出现可能提示复发,需要及时就医,并且要详细询问既往病史,以便准确判断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