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肠套叠
肠套叠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空气灌肠复位是小儿首选,适用于发病48小时内等情况,钡剂灌肠复位用于空气灌肠失败或疑肠坏死时;手术治疗适应证为超48小时疑肠坏死、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失败、复发性肠套叠(成人)等,方式有肠套叠复位术和肠切除吻合术;儿童患者治疗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保证营养支持;成人患者要观察复发及排查基础疾病,注意休息饮食调整。
一、非手术治疗
1.空气灌肠复位:是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发病在48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酸中毒及腹膜炎表现者。通过肛门注入空气,在X线透视下可见套叠部位的杯口状阴影逐渐消失,肠管复位。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患儿可排气、排便,腹部包块消失,患儿症状缓解。
2.钡剂灌肠复位:当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怀疑有肠坏死时可选用钡剂灌肠复位。在X线透视下将钡剂缓慢注入肠道,观察套叠部位的钡剂充盈缺损及杯口状阴影,推动钡剂使套叠复位。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超过48小时以上,疑有肠坏死的肠套叠患儿;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失败的患儿;复发性肠套叠尤其发生在成人者均应行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肠套叠复位术:适用于肠套叠时间较短,肠管无明显坏死的患儿。将套叠的肠管缓慢复位,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肠切除吻合术:如果肠管已有坏死、穿孔或严重的水肿、血运障碍等情况,需切除坏死的肠管,然后进行肠吻合术。手术中要仔细检查肠管的血运情况,确保吻合口的血供良好,以保证吻合口的愈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小儿肠套叠是儿科常见急腹症,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等。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要注意防止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要保证患儿的营养支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给予适当的喂养。
成人患者:成人肠套叠相对较少见,但病因可能与肠道息肉、肿瘤等病变有关。在手术治疗后要注意观察有无复发的可能,同时要重视对基础疾病的排查和治疗。成人的恢复相对儿童可能较慢,要注意休息和饮食的调整,逐渐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