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巨结肠会出现的症状
宝宝巨结肠的主要症状有胎便排出延迟、腹胀、呕吐、便秘以及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家长需重视宝宝出现这些症状时及时带其就医检查并做好护理。
胎便排出延迟:正常足月儿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胎便,而巨结肠患儿往往在出生后4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仍未排出胎便,或者胎便排出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病变肠管(通常是远端结肠)痉挛,导致胎便淤积在近端结肠内无法顺利排出。例如,有研究显示约90%以上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存在胎便排出延迟的情况。
腹胀:随着时间推移,患儿会逐渐出现腹胀症状,且呈进行性加重。腹胀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腹部膨隆如鼓,腹壁紧张发亮。这是由于肠管内大量粪便积聚,导致肠道扩张。比如,患儿的腹部外观明显大于正常同龄儿,用手触摸能感觉到腹部较硬。
呕吐:多见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呕吐物可含有胆汁或粪便样物质,这是因为肠道梗阻,近端肠管扩张,内容物反流引起。例如,部分患儿会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性状根据梗阻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若梗阻位置较高,呕吐物可能以胃液、胆汁为主,若梗阻位置较低,可能会有类似粪便的呕吐物。
便秘:多数患儿在新生儿期胎便排出延迟后,就会逐渐出现顽固性便秘。需要经过灌肠、使用开塞露等方法才能暂时排便,但不久又会复发。这是因为病变肠段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肠管痉挛,粪便通过困难,长期积累造成便秘。比如,患儿可能每周排便次数极少,且排便困难,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排便。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由于长期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患儿会出现体重不增、贫血、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等表现。因为肠道不能正常有效地吸收营养,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所以影响生长发育。例如,与正常同龄宝宝相比,巨结肠患儿往往身材矮小、消瘦,面色苍白,精神状态不佳。
对于宝宝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直肠指检、钡剂灌肠造影、直肠黏膜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尽早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在护理方面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腹胀程度等,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为宝宝的健康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