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营造适宜环境物理降温、及时补充水分、密切监测体温与病情变化及针对病因对症支持治疗来应对,物理降温需营造适宜环境并局部擦拭或用退热贴,要及时补水防脱水,需频测体温观察病情,无特效抗病毒药主要对症,特殊人群需更谨慎。
一、物理降温缓解
1.适宜环境营造:为患儿提供温度适宜(约22-26℃)、通风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助于散热,避免过热加重不适。对于婴儿,可适当减少衣物覆盖,以利于热量散发,但要注意避免着凉。
2.局部降温操作:使用湿毛巾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每次擦拭时间可保持5-10分钟,可间隔一段时间重复操作。对于较大儿童,还可采用退热贴贴于额头,帮助降低头部温度。
二、及时补充水分
1.水分补充重要性: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反复发烧时,机体水分流失增多,需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鼓励患儿多饮用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对于不配合饮水的幼儿,可适当喂服米汤、果汁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凉或过甜刺激咽部。
2.特殊人群饮水注意:婴儿喂养时可适当增加喂奶次数,保证水分摄入;对于有基础疾病或脱水风险较高的患儿,需密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静脉补充水分。
三、密切监测体温与病情变化
1.体温监测频率:每隔1-2小时监测一次患儿体温,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趋势。若体温超过38.5℃,除采取物理降温外,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2.病情观察要点:留意患儿精神状态、食欲情况、咽部疱疹变化等。若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抽搐等异常表现,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警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严重情况。
四、针对病因治疗
1.病毒感染处理: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通过上述的降温、补液等对症措施来缓解症状,等待疾病自然恢复。
2.特殊人群处理差异:对于免疫力较低的儿童或有基础疾病的患儿,需更加谨慎观察病情,及时与医生沟通,必要时采取更积极的监测和治疗措施,以降低疾病进展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