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怎么治疗
肠套叠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空气灌肠复位适用于病程48小时内、全身情况好的患儿,成功率超90%,钡剂灌肠复位原理类似但应用稍少;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失败、有严重情况或成人有器质性病变等,手术方式有肠套叠复位术和肠切除吻合术,手术需遵循原则,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术后要观察预防并发症。
一、非手术治疗
1.空气灌肠复位:适用于病程在48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胀、高热、休克等表现的肠套叠患儿。通过肛门注入空气,利用空气的压力将套叠的肠管复位,其复位成功率可达90%以上。空气灌肠复位需在X线透视下进行,可观察到套叠阴影逐渐后退,肠管复位。但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肠套叠,如病程较长、怀疑有肠坏死等情况则不适用。在年龄较小的患儿中,空气灌肠复位相对较为安全,但仍需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剧烈腹痛、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2.钡剂灌肠复位:原理与空气灌肠类似,是通过肛门注入钡剂,在X线透视下观察肠套叠的情况并进行复位。其复位成功率也较高,但由于钡剂可能会残留等问题,目前应用相对空气灌肠稍少。同样适用于病程较短的肠套叠患儿,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需注意钡剂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过敏等情况。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当非手术治疗失败时,如肠套叠病程超过48小时,伴有肠坏死、穿孔、腹膜炎等严重情况,以及复发性肠套叠等,需进行手术治疗。此外,对于成人肠套叠,多有器质性病变,如肠息肉、肿瘤等,一般也需要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肠套叠复位术:对于肠套叠时间较短,肠管血运良好的患儿,可尝试进行肠套叠复位。通过手术将套叠的肠管逐步回推复位。
肠切除吻合术:如果肠管已有坏死、穿孔等情况,需要切除坏死的肠管,然后进行肠吻合术。对于成人肠套叠,若存在肠息肉或肿瘤等病变,在复位肠套叠后,可能需要同时处理这些病变,如切除息肉或肿瘤等。在手术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注意保护患儿或患者的肠管,避免进一步损伤。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密切关注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对于老年患者,需同时评估其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情况等,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