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么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对症治疗有发热时根据体温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咽痛时多喝温水或含服含片;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重症或特定高危患者可能用抗病毒药;儿童患者要关注病情、积极降温、保证营养;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情可能重,要遵医嘱、加强防护、注意休息和营养供给
一、一般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一般治疗主要包括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患者应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二、对症治疗
1.发热处理:对于发热患者,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未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若体温超过38.5℃,可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选择合适的退热措施,但需注意低龄儿童用药禁忌,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能缓解的情况。
2.缓解咽痛:患者可能会出现咽痛症状,可让患者适当多喝温水,保持咽喉部湿润,减轻咽痛不适。对于年龄稍大且能配合的患者,还可含服一些有清喉利咽作用的含片,但需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等限制。
三、抗病毒治疗
目前对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一般情况下,不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依靠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来清除病毒。但对于重症患者或有特定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能会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适当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人群,家长要更加密切关注儿童的病情变化。儿童发热时可能比成人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所以当儿童发热时要积极采取合适的降温措施。同时,儿童的口腔疼痛可能会影响进食,要注意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恢复时间可能较长。这类人群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密切配合治疗,并且要注意加强自身防护,避免继发其他感染,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供给,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来促进疾病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