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是怎么回事
胆囊结石是胆囊内结石性疾病,形成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女性激素、肥胖等多种因素相关,部分无症状,部分有右上腹隐痛等表现;慢性胆囊炎是胆囊反复发作的炎症,多由急性胆囊炎迁延或其他病因引起,有右上腹隐痛等消化不良症状;胆囊结石是慢性胆囊炎最常见病因,两者互为因果,儿童发病少,中老年因胆囊功能等因素发病风险高,有相关病史人群需调整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作风险
一、胆囊结石
1.定义与形成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性疾病,其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胆汁中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等成分比例失调,导致胆固醇过饱和析出结晶,或者胆汁中存在成核因子等都可能促使结石形成。女性相对男性更易患胆囊结石,可能与女性激素影响胆汁成分等因素有关,此外,肥胖、高脂饮食、妊娠、快速减肥等生活方式也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有胆道感染病史的人群也更容易出现胆囊结石。
2.临床表现
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可无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而有些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隐痛、胀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可能加重,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若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可引起胆绞痛,疼痛较为剧烈。
二、慢性胆囊炎
1.定义与病因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的、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多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无急性胆囊炎病史。细菌感染、胆囊管梗阻(如胆囊结石引起的梗阻)等是常见病因。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肥胖等也会增加慢性胆囊炎的发病风险,女性在激素水平影响下相对更易患慢性胆囊炎。
2.临床表现
患者多有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隐痛,可伴有腹胀、嗳气、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症状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部分患者可无特异性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胆囊异常。
三、胆囊结石与慢性胆囊炎的关联
胆囊结石是引起慢性胆囊炎最常见的原因,结石反复刺激胆囊黏膜,导致胆囊壁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引起胆囊慢性炎症改变;而慢性胆囊炎又可能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和发展,两者常常互为因果。例如,胆囊的慢性炎症会影响胆汁的排出和成分,有利于结石的形成,而结石存在又会持续刺激胆囊,加重炎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患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相对较少,但如果有胆道先天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发病;中老年人群由于胆囊功能减退、代谢改变等因素,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对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需要更加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合理体重、均衡饮食等,以减少疾病发作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