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疱疹性咽峡炎吃什么药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和非药物干预措施。对症治疗中,退热超38.5℃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咽痛明显可用含漱液或局部喷雾;多数为自限性疾病不常规用抗病毒药,重症等特殊情况可在医生评估后用干扰素;婴儿要密切监测体温等,有基础病儿童需更密切观察;非药物干预包括饮食给温凉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水分,口腔护理饭后漱口或家长擦拭口腔。
一、对症治疗药物
(一)退热药物
当小孩疱疹性咽峡炎出现发热且体温超过38.5℃(3个月以上婴儿)或因发热感到不适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进行退热。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及以上婴儿和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及以上儿童,需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不同年龄段儿童体重不同,剂量会有差异,要严格依据体重计算服用剂量,且需注意两种药物不要重复或交替使用过频。
(二)缓解咽痛药物
若小孩咽痛明显,可使用含漱液,如生理盐水进行含漱,能清洁口腔、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也可使用局部喷雾制剂,如含有利多卡因等成分的喷雾,起到暂时缓解咽痛的作用,但要注意低龄儿童使用需谨慎,避免误吸等情况发生。
二、抗病毒药物
目前对于疱疹性咽峡炎,多数为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一般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但对于重症患者或有免疫缺陷等特殊情况的儿童,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但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儿
婴儿患疱疹性咽峡炎时,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快,发热时要密切监测体温,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因咽痛影响进食导致脱水等情况,若出现拒食、精神差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二)有基础疾病儿童
对于本身有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患疱疹性咽峡炎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告知医生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饮食调整
患病期间小孩可能因咽痛不愿进食,应给予温凉、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粥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以免加重咽痛症状。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
(二)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可以让小孩用温水漱口,年龄较小的婴儿可以由家长用消毒棉球蘸取温水擦拭口腔,减少口腔细菌滋生,有助于缓解局部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