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子宫脱垂的主要韧带都有哪些
防止子宫脱垂的主要韧带包括子宫主韧带(固定子宫颈位置)、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骶子宫韧带(协同维持子宫前倾前屈位),且各韧带受年龄、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其韧性、强度或结构功能等会变化,进而影响对子宫位置的维持,增加子宫脱垂风险
1.子宫主韧带:又称子宫颈横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基底部,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起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脱垂的作用。它起自子宫颈两侧,向外侧延伸至骨盆侧壁,主要由来自子宫血管和输尿管附近的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束和平滑肌纤维组成,这些结构坚韧,能维持子宫颈处于正常位置,使其不向下脱垂。从年龄因素来看,随着女性年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支持结构退变,子宫主韧带的韧性和强度会逐渐下降,增加子宫脱垂的风险;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重体力劳动等可使腹压增加,进而影响子宫主韧带对子宫的支持作用。
2.子宫阔韧带:是子宫两侧的双层腹膜皱襞,略呈冠状位,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它由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至骨盆侧壁和盆底,形成双层腹膜皱襞,其内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等。子宫阔韧带能够从左右两侧对子宫起到固定和限制移位的作用,对于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至关重要。在病史方面,如果有盆腔手术史等,可能会影响子宫阔韧带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子宫脱垂发生的可能性;从性别角度,女性都需要关注子宫阔韧带对子宫位置的维持作用,但在不同生理阶段,其受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如妊娠期子宫增大,子宫阔韧带会相应被拉伸,但产后一般可逐渐恢复。
3.子宫圆韧带:主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呈圆索状,起自子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在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外侧走行,穿过腹股沟管,终止于大阴唇前端。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子宫的前倾位置。对于年轻女性来说,子宫圆韧带的弹性和韧性较好,能较好地维持子宫前倾;而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进入围绝经期后,其弹性和韧性下降,对子宫前倾位置的维持作用减弱,增加子宫脱垂的潜在风险;在生活方式上,长期的不良姿势等可能会影响子宫圆韧带对子宫前倾位置的维持,比如长期久坐、弯腰等姿势可能会对子宫圆韧带产生不利影响。
4.骶子宫韧带: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起自子宫颈后面,向后呈弓形绕过直肠的两侧,止于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它的作用是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协同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骶子宫韧带对于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关系起到重要作用,在年龄因素方面,老年女性骶子宫韧带的弹性和强度降低,容易导致子宫位置异常;在病史方面,如有直肠手术等可能会影响骶子宫韧带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子宫的位置维持;从生活方式来看,过度劳累等可能会加重骶子宫韧带的负担,影响其对子宫的牵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