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腹胀怎么办
小儿便秘腹胀可通过多种方式改善。一是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不同年龄段有相应摄入量标准,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二是培养良好排便习惯,从婴儿期开始固定时间排便,避免憋便;三是适当运动,婴儿期家长协助被动运动,幼儿期鼓励主动运动并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四是若上述方法无效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开塞露、乳果糖,用药需谨慎;五是对低龄婴儿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用药更要遵医嘱,有基础疾病的小儿除一般措施外还需积极治疗基础病并定期复诊。
一、调整饮食结构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使大便变软,促进肠道蠕动。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小儿,可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水果(苹果、香蕉、梨等)、全谷类食物(燕麦、糙米等)。不同年龄小儿摄入量有差异,6个月1岁小儿,每天可摄入510克膳食纤维;13岁小儿,每天摄入量约为1015克。
2.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水分有助于软化大便,预防大便干结。小儿日常应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年龄不同摄入量不同,一般6个月1岁婴儿每天需水总量约700900毫升,13岁幼儿每天需水总量约9001300毫升。除了奶、汤等,应适当多喝白开水。
二、培养良好排便习惯
1.规律排便时间:从婴儿期开始,就可尝试培养规律的排便习惯。例如,每天在固定时间(如饭后半小时)让小儿坐在儿童便盆上,每次510分钟,即使无便意,也坚持让小儿尝试,逐渐建立排便反射。
2.避免憋便: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儿排便信号,如突然发呆、停止玩耍、扭动身体等,及时提醒小儿排便,避免憋便导致大便干结,加重便秘。
三、适当运动
1.婴儿期:对于尚不能自主运动的婴儿,家长可帮助其进行被动运动,如屈伸双腿、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等。按摩时,以小儿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促进肠道蠕动。
2.幼儿期:鼓励小儿多进行主动运动,如爬行、站立、行走、玩耍等。每天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运动能增加胃肠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腹胀。
四、药物治疗
若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常见药物有开塞露,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易于排出;乳果糖,可调节结肠生理节律,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但小儿用药需谨慎,特别是低龄儿童,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低龄婴儿:因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添加辅食时要循序渐进,从少到多、从一种到多种,避免突然大量添加高纤维食物导致消化不良。使用药物治疗时更需谨慎,必须严格遵医嘱,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2.有基础疾病小儿:如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的小儿,便秘腹胀可能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这种情况下,除了采取上述一般措施外,更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